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民間借貸利率上限降至14.8%,消費金融機構利率會降嗎?
2022-02-08 13:33:03   來源:中新經緯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新經緯2月8日電 (魏薇)與民間借貸利率上限息息相關的一年期LPR(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已連續兩個月下降。2021年12月20日,一年期LPR報價下調至3.8%,2022年1月20日,再一次下調至3.7%。

自2020年4月20日起,一年期LPR已連續20個月保持在3.85%。此番連續兩個月下調后,也意味著,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從之前的15.4%降到14.8%。

來源:中國貨幣網

民間借貸利率上限調整影響幾何?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規定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根據上述規定,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指出,民間借貸利率的上限取決于合同成立時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那么連續兩個月一年期LPR的下調,實際上也意味著民間借貸的利率上限的下調。

民間借貸利率上限的調整,對于正在訴訟中的案子是否有影響?肖颯表示,上限的變化對正在進行訴訟的出借人和借款人沒有影響。

“由于民間借貸利率的上限取決于合同成立時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因此在合同成立時該上限已經被確定,訴訟期間利率上限的變化對已經成立的合同沒有影響,故對出借人和借款人也沒有影響。”肖颯說。

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楊保全對中新經緯介紹道,由于LPR是變動的,也就是說利率上限是浮動的,利率上限的變更,最直接的影響是訴訟請求和執行金額的計算。

他提到,根據規定第二十九條,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并主張,但是總計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肖颯進一步提示,出借人和借款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及時查詢當時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并以此為參考確定借款合同的利率,以保證自己訂立合同的利率在當時司法保護利率范圍內,能夠獲得法律保護。

壓降利率是大勢所趨

《規定》指出,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不適用于金融機構,也讓不少機構松了一口氣,尤其是此前不少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產品年化利率幾乎是貼著24%甚至36%的上限發放。

經過本輪調整,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降至14.8%。不過,多位消費金融公司人士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這對消費金融公司影響并不大,但未來消費金融公司產品的整體利率或將繼續壓降。

2021年,多地監管部門向轄內消費金融公司等在內的金融機構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將產品貸款利率降至24%以內。

某消金公司人士對中新經緯表示,今年要全量做利率在24%及以下的產品,超過24%的產品不再做,只消耗存量。

“從監管角度看,一方面進一步對行業進行規范,另一方面在逐步壓降利率。”某消金公司北京地區負責人表示,該公司也按照監管的有關要求進行調整,目前多數產品利率在18%-21%之間。他進一步指出,利率是逐步下降的,也需要符合機構的運營模式和行業整體利率水平。

盡管消費金融公司貸款產品利率或將壓降24%以內,但遠高于民間借貸利率上限。對此,上述負責人對中新經緯分析道,消費金融公司的成本包括資金成本、風險成本、人員管理成本、科技投入等,大部分消費金融公司的成本高于四倍LPR。

在成本構成中,資金成本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貸款產品的定價。據了解,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渠道主要包括股東資金、同業拆借、發行ABS、金融債、銀團貸款等。就融資成本而言,ABS優先檔票面利率在2%-6%左右;金融債融資利率較低,一般在3%左右,個別消金公司票面利率達到7%;銀團貸款利率在3%到6%之間。

上述消金公司人士介紹,去年,其所在公司獲取的資金成本也在下行,減輕了一部分成本負擔。“做到24%基本沒問題,我們還在找更多的下探空間。”同時,他也強調,消費金融公司利率調整,與市場、客群、成本、政策等多種因素相關,會符合中國貸款市場的整體走勢。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分析道,一年期LPR報價下降,會導致消費金融公司的融資成本下降,從而進一步傳導至產品端。但他亦強調,貸款產品利率并非完全和融資成本掛鉤,還取決于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因此從整體看,貸款端的產品利率應該會有所下降,但并不一定會反映到個體上。

貸款產品利率壓降背景下,消費金融公司又該如何應對?黃大智指出,一方面很多消費金融公司在加大對存量客戶的運營力度,如推出會員制、積分制、權益制等手段來保留存量客戶;另一方面,一些機構也在積極拓展新的場景和客群,加大對普惠金融客群的服務。

上述消金公司人士則認為,利率下行,最終還是考驗各家消金機構的資金管理和風控能力,找到合適的人群,將資金高效運行起來,給消費金融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帶來新的機會。(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