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2022年新增專項債額度1.46萬億元 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政策正在發力和有效布局
2022-02-08 22:33:01   來源:金證研 微信號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021年經濟數據公布,經濟情況總體良好穩定,但主要是生產端發揮作用,需求端除廣義基建明顯回暖之外,其余領域均走弱。總體而言,經濟下行壓力和穩增長壓力仍然存在。對于下一階段,國家統計局指出投資增長走勢看好,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正在發力。

根據WIND的數據,四季度經濟增長4%,但經濟增長的背后,主要是第二產業供給政策的支持和統計局對歷史數據的調整的正面影響。另一方面,房地產投資下跌,消費信心受挫。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1.7%,較11月大幅回落1.3個百分點;經過季節調整后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0.2%,受疫情影響再次回落至負值。因此,在全球疫情反復的背景下,我國經濟仍然面臨下行壓力。

從2021年底的政策變化和2022年初的基建項目實施可以看出,適度超前投資基建發力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項目審批提速、落地項目加速和新基建助力。

1

項目審批提速

2022年項目審批提速的信號已經有所顯露。首先,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其次,國家發改委在12月底也發文簡化投資審核管理。因此,預計2022年在審批基本原則不變的情況下,審批速度有望提升。

2

落地項目加速

2021年12月中旬,財政部向各地提前下達1.46萬億元2022年新增專項債額度,根據歷史經驗,2022年各地發債將緊跟腳步,及早下放財政資金。此外,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將在2022年正式開工或續建,形成實物工作量。隨著“十四五”規劃確定的102項重點項目陸續啟動,各項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將穩步恢復。2021年1-12月份,新開工項目287760個,比1-11月份增加36767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比上年增長3.3%,比1-11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今年年初以來,各地又按規劃開工一批重點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及其配套政策正在發力和有效布局。

3

新基建助力,創造新業態

新基建主要涵蓋三個方面的內容:信息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和融合基礎設施。在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的情況下,新基建越來越成為不容忽視的力量,它不僅發揮傳統基建固有的作用,更可以利用新技術創造更多的新需求。根據信達證券基于新基建的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進行體量估計,預計2022年的新基建規模近1.6萬億元,增速約為17%。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金證研。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