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個人存取現金超5萬,為何需登記?
2022-02-11 13:34:42   來源:《財經》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新規主要與防范洗錢與恐怖融資有關,核心在于加強現金管理

圖/Pixabay

文 | 《財經》記者 嚴沁雯

編輯 | 陳洪杰

聽說了嗎?3月1日起,個人存取現金超5萬元就要登記了。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幣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別并核實客戶身份,了解并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由于個人現金業務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上述規定成為《辦法》中最受關注的一條,并兩度登上微博熱搜。

“這是不是會很麻煩?以后日常交易會受影響嗎?”聽聞存取現金超過5萬元就要登記,眾多網友發出疑問。

實際上,據《財經》記者了解,上述規定主要與防范洗錢與恐怖融資有關,目的是預防和遏制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保護人民群眾資金安全和利益,核心在于加強現金管理。有從業人員告訴《財經》記者,隨著近年來反洗錢相關監管力度的加大,部分機構已經開始實行存取登記的相關規定。

多名業內人士指出,對于普通民眾而言,上述規定并不影響日常交易,“一方面,日常大額取現的客戶占比很?。涣硪环矫?,即便是少數客戶有大額取現,只要是正常交易,一般就多填寫一些信息,不會對正常交易構成影響?!惫獯筱y行(601818)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

2月9日,央行有關司局負責人在對《辦法》關于個人現金存取規定進行解讀時亦表示,金融機構執行該規定不會影響居民正?,F金存取款業務,業務便利程度亦不會受到影響。

“從統計上看,目前中國超過5萬元人民幣的現金存取業務筆數僅占全部現金存取業務的2%左右,1號令(《辦法》)第十條的規定總體上看對客戶辦理現金業務影響較小?!鄙鲜鲐撠熑酥赋?。

試點在前,對普通大眾影響不大

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看來,由于現金的匿名性特征,可追溯性不高,在以往實踐中往往成為違法交易、洗錢、行賄受賄、逃稅等灰色行為的重要載體,《辦法》規定的核心在于加強對現金的管理。

“行得正坐得端,登記就登記,反正我沒有非法所得?!痹凇按嫒‖F金超過5萬元要登記”引發關注后,大部分網友表示理解。

《財經》記者注意到,關于大眾關注的現金存取相關規定,對比現行《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增加了“了解并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這一內容。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以往除去三個試點地,在銀行進行大額取現僅需要預約而不用登記。

上述人士所提試點地,源于2020年6月央行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試點的通知》(下稱《通知》)?!锻ㄖ诽岢?,在河北、浙江、深圳試點大額現金管理,超過管理金額起點的現金存取,需要登記。各地對公賬戶管理金額起點均為50萬元,對私賬戶管理金額起點三地不同,河北省10萬元、浙江省30萬元、深圳市20萬元。

那么,新規定下的登記是否會對大眾存取現金的便利程度產生影響?

央行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正常情況下,金融機構不需要客戶填寫信息或者提供證明材料,金融機構在簡單詢問了解后即可直接為客戶辦理現金存取業務并登記相關情況,只有發現交易明顯異常、有合理理由懷疑交易涉嫌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時,才會向客戶進一步了解情況。

“從該方案的實施上來講,銀行可能會提供一個標準化表格,由客戶對資金來源和用途需要進行勾選。不要求提供佐證材料,并不是審批,而只是一個申報。”曾剛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設定了5萬元的具體門檻。

“5萬元在我看來并不多,不過央行這個標準肯定是基于現有數據統計結果而得。”曾剛表示,“當下個人的支付習慣已經發生改變,銀行卡及第三方支付等形式已經十分普遍,日常交易以現金為載體的形式占比可能比較低。設定5萬元的限額,一方面能更好強化現金管理,另一方面也不會對大多數人的交易產生影響。”

根據央行有關司局負責人提供的數據,目前中國超過5萬元人民幣的現金存取業務筆數,僅占全部現金存取業務的2%左右。

強調持續盡調,加大反洗錢監管力度

“這次強調持續盡調,把KYC(了解你的客戶)和EDD(增強型盡職調查)變成一個持續動態的過程。”一名反洗錢從業人員告訴《財經》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發布后,相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便指出,當前,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工作未充分體現“風險為本”理念,需要進一步強調基于風險的客戶盡職調查措施,在防范利用金融體系從事洗錢等犯罪活動的基礎上,提升金融服務效率。

“制定《辦法》有利于踐行‘風險為本’反洗錢理念,提升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水平。”上述負責人提到。

實際上,隨著反洗錢監管力度不斷加強,近年來因為違反相關規定被罰的金融機構不在少數。

近日,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公布的罰單顯示,網商銀行因違反清算、征信、反洗錢等規定,被罰2236.5萬元,同時9名有關責任人合計被罰49萬元,其中包括時任網商銀行副行長、現任行長馮亮。

被罰的還有支付機構。2月7日,央行上海分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下稱“快錢”)因存在違反賬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與身份不明客戶交易四項違法行為,被罰1004萬元。同時被罰的還有快錢董事、首席執行官、總經理黨曉強和快錢助理副總裁滕士軍,分別被處以罰款3.5萬元及8.5萬元。

據《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央行2021年12月公布的反洗錢處罰信息中,共有114筆罰單,合計約7329萬元。

另據央行于2021年11月發布的《中國反洗錢報告2020》顯示,2020年央行共對614家義務機構開展反洗錢執法檢查,其中87%為法人機構,依法處罰反洗錢違規機構537家,罰款金額5.26億元,處罰違規個人1000人,罰款金額2468萬元。這一處罰總額較往年明顯上升。

關鍵詞: 何需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