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面對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升溫與美債收益率驟漲,海外資本對人民幣債券的追捧熱情依然不減。
中央結算公司發布最新的債券托管量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境外機構持有的人民幣債券托管面額為37335.04億元,較去年環比增加500.7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月底,境外資本累計持有的中國國債規模首次突破2.5萬億元。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境外資本之所以無視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升溫與美債收益率飆漲而持續加倉人民幣債券,主要是基于三大因素:一是美聯儲激進加息措施或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令他們紛紛加倉中國國債避險;二是國際局勢動蕩令部分全球大型資管機構調整了新興市場債券配置組合,將更多資金從高風險國家地區轉向安全性更高的中國債券資產;三是隨著中國債券市場持續對外開放,眾多海外資本認為中國債券市場仍將迎來更多全球資本流入,具有較高的投資吸引力。
“可以預見的是,即便美聯儲在3月加息50個基點,全球資本加倉人民幣債券的勢頭不會明顯減弱。”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分析說。這背后,是多數華爾街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認為,即便美聯儲持續加息,但美國通脹高企令美債實際收益率(債券名義收益率-通脹率)不斷走低,他們更愿將資金投向通脹相對較低且名義收益率依然可觀的中國國債。
一家香港銀行債券交易員透露,1月持續加倉中國債券的海外資本力量,主要是主權財富基金、海外央行、大型資管機構等長期投資機構,他們主要擔心美聯儲激進升息措施將令非美資產投資組合遭遇較大的波動性與回撤幅度,而中國國債與全球金融市場的較低相關性,能幫助他們有效緩解非美資產投資組合的波動性與回撤幅度。
中國國債格外“吃香”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債成為1月份海外資本最青睞的人民幣債券品種。
數據顯示,1月份海外資本總計凈增持656.82億元中國國債,甚至超過當月海外資本加倉人民幣債券的總額。與此對應的是,當月海外資本分別減持113.77億元政策性銀行債券、29.47億元商業銀行債券與5.49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這背后,或與今年以來海外資本特別看重投資組合的安全性與流動性“密切相關”。具體而言,隨著美聯儲激進升息預期驟然升溫導致金融市場趨于劇烈波動,海外資本更傾向配置安全性與流動性更高的中國國債。一旦歐美金融市場遭遇劇烈波動導致他們需要追加保證金以維持投資組合穩定性,他們就能迅速減持部分高流動性與安全性資產,將資金轉向歐美市場“救急”。
上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認為,上述調倉未必是針對“救急”,而是降低非美資產投資組合的波動性與潛在回撤幅度——受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升溫與俄烏地緣政治風險升級影響,目前眾多海外資本非常擔心一旦金融市場遭遇“黑天鵝事件”而劇烈波動,其整個投資組合波動性與回撤幅度將驟增,因此他們加倉高信用評級的主權債(包括中國國債),無形間可以起到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性與回撤幅度的作用。
“此前,我們也考慮買入高信用評級的美債歐債,但由于這些地區央行正計劃收緊貨幣政策導致債券價格趨跌,加之中國當下的貨幣政策環境令中國國債具有更高上漲動能,因此我們認為中國國債的安全性更好,且更能有效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性與回撤幅度。”他向記者直言。
上述香港銀行債券交易員直言,即便美聯儲采取激進加息措施,海外央行、主權財富基金與全球大型資管機構對中國國債的配置需求依然有增無減。具體而言,他們希望通過增持中國國債,能進一步分散歐美資產占比過高的風險,從而有效抵御歐美央行收緊貨幣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升級所帶來的歐美資產價格劇烈波動風險。
持續加倉的驅動力
1月份海外資本持續加倉逾500億元中國債券,表明過去一段時間中美利差持續收窄,未能對海外資本加倉人民幣債券構成明顯沖擊。
數據顯示,受美聯儲激進升息預期升溫與美債收益率飆漲影響,中美利差(10年期中美國債收益率之差)從去年12月初的逾130個基點,降至目前的90個基點。但與此同時,過去兩個月海外資本分別加倉500.71億元與786.73億元人民幣債券。
“盡管中美利差明顯收窄,但我們持有中國國債到期策略的實際無風險利差收益并沒有明顯縮水。”一位全球宏觀型對沖基金固定收益部交易主管向記者透露。究其原因,一是過去兩個月外貿延續高景氣度令人民幣匯率一度迭創新高,他們通過外匯衍生品套保鎖定了不菲的匯兌收益;二是他們正嘗試通過債券衍生品鎖定中國國債的利率收益,再通過一定程度的杠桿投資提高收益率,令持有中國國債到期策略的年化無風險利差收益仍能達到110-120個基點。
在他看來,目前海外資本之所以持續加倉人民幣債券,還有兩個不容忽視的驅動力,一是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將持續調高中國國債權重,不斷吸引海外資本提前超配中國國債,以賺取海外資本繼續流入的價差收益;二是中國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助于中國國債價格趨漲,無形間也創造不錯的交易性獲利機會。
Bluebay Asset Management新興市場策略師Timothy Ash認為,當前中美利差收窄,或放緩套利資本加倉人民幣債券的步伐。但對全球長期投資機構而言,利差收窄絕不是影響他們加倉人民幣債券的決定性因素。他們更看重的,是中國國債在其整個投資組合的“作用”——它不僅包括投資收益貢獻度,還有在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性與潛在回撤幅度方面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目前,越來越多海外對沖基金對中國國債的配置需求,不再是獲取多高的利差回報,而是基于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性與回撤值的需要。”他直言。
(作者:陳植 編輯:包芳鳴)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