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最近,云南省長喊話,昆明要“從感覺良好中驚醒起來”的消息,引發關注。
起因是2021年,昆明GDP實際增速僅有3.7%,與近年來一舉反超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城市,在省會城市排名中快速上升的勢頭形成鮮明反差。
但實際上,2021年,不只有昆明的排名發生變化,全國27座省會(首府)城市的整體格局,都在經歷一定程度的洗牌。
在“強省會”成為共識的今天,到底哪些省會城市在上升,哪些省會城市又不進反退?
01
哪些省會城市跑得快
截至2月16日,全國27座省會城市中,僅有拉薩的數據尚未公布。
其他數據如下:
首先看幾個之最。
實際增速最快的省會城市是武漢。
2020年上半年經歷疫情重創的武漢,在2021年繼續強勢反彈,增速達到12.2%。
除此之外,海口GDP增速也達到了11.3%,僅次于武漢,也是僅有的兩個GDP增速超過10%的省會城市之一。
事實上,整個海南省,在過去兩年GDP平均增速排在全國第一,一舉成為疫情之下的全國增速冠軍。
其原因,除了基數小以外,近幾年密集收獲國家政策大禮包,應當也是重要因素。
02
增速墊底,昆明要“驚醒”了
增速最慢的則是昆明,3.5%的增速,比全國8.1%的增速足足低了4.6個百分點,比云南全省增速都低了3.8個百分點,并且在省會城市的排名上被沈陽重新反超。
由此也難怪連省長都敦促昆明要快點“驚醒”了。
昆明GDP急速下滑,最直接的原因,與兩個產業受到重創有關。
一是,旅游業。對于旅游業依賴頗深的昆明,受疫情影響沖擊明顯。
據中國新聞周刊,整個2020年,昆明旅游收入1900.5745億元,僅為2019年的69.53%。
2021年,國內散發疫情多發,對昆明旅游業同樣影響頗大。
二是,房地產。
2021年,昆明房地產投資增速為-5.1%。
克爾瑞數據顯示,2021年昆明商品房供應較2020年全年下降36%;成交量較2020年全年下降22%。
并且,整個固投增速也下滑了7.8%個百分點。
整體看,昆明經濟的抗壓力不足,還是老問題,即二產嚴重偏弱,缺乏有強大支撐力的現代高技術制造業。
2021年,昆明二產占GDP比重僅有31.7%,不及三產的一半,且還出現了負增長。
過去幾年,云南和昆明都是高增長的代表。現在來看,避免產業的“空心化”,仍是云南和昆明亟需克服的困難。
03
16個省會城市跑輸全國,增速明星失色
昆明之外,GDP增速低于全國平均增速(8.1%)的省會城市還有不少。
比如,南京、長沙、鄭州、濟南、西安、沈陽、長春、石家莊、哈爾濱、南寧、貴陽、烏魯木齊、蘭州、呼和浩特、銀川。
加上昆明,2021年共有16個省會城市的GDP增速跑輸全國大盤。
整體看,南方省會城市的增速表現要優于北方省會城市。
這里面,有好幾個城市,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很明顯。
比如,鄭州受嚴重洪澇、疫情影響;西安在年底也受疫情重創。均導致GDP增速低于5%。
此外,曾經多年作為增速明星的省會城市貴陽,2021年增速也僅有6.6%,低于全國1.5個百分點。
其原因與昆明類似。比如,前三季度,貴陽固投下滑了16.8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基礎設施投資、高技術產業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均出現負增長。
與此相對,包括武漢在內,GDP前四強省會城市——廣州、成都、杭州、武漢的GDP增速均等于或高于全國增速。這或體現出頭部城市的抗壓性。
而從名義增速來看,有幾個省會城市值得一提。
比如太原,作為能源大市,主要受能源價格的飆漲,名義增速高達23.30%,在全國僅次于榆林。這也使得它的GDP名義增量高達968億元。
此外,南昌名義增速也達到15.8%,躋身全國前十。
04
太原:北方省會城市之光?
從省會城市排名看,2021年主要有幾組變化。
一是,福州反超西安。
值得注意的是,福州在2021年還實現了22年來首次超過泉州,正式成為福建經濟第一市。
這或給強省會時代又增加了一個現實注腳。
此外,與福州、西安一道,同在2020年躋身GDP萬億俱樂部的濟南和合肥,在2021年的GDP差距進一步縮小。
2022年,合肥是否會反超濟南,懸念不小。
二是,沈陽反超昆明。
三是,南昌反超石家莊。
頗尷尬的是,就在去年8月,石家莊還提出今后五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在全國城市中位次每年前移一至兩位,到2025年力爭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前30名。”
四是,太原一舉反超南寧和貴陽,連升兩位,成為2021年,排位上升最快的省會城市。就排名看,可以說太原是2021年北方省會城市之光。
并且,太原所在的山西,2021年在GDP上也反超貴州,重回全國前20強。
從GDP總量看,有多個省會城市在2021年站上新臺階。
比如,沈陽、昆明、長春均突破7000億;南昌、石家莊突破6000億;太原、南寧突破5000億;蘭州、呼和浩特突破3000億;銀川、海口突破2000億。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西部城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