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426個項目超千億投資 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畫藍圖
2022-02-21 22:20:08   來源:北京商報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首條副中心區域的內部地鐵線路全面開工建設、平谷線通州段完成工程總量的1/4,北京第一實驗學校力爭9月1日具備竣工交用條件,北京首都兒科研究所6月底前施工總包單位進場施工……隨著一系列重點工程的建設計劃出爐,2022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高質量發展藍圖也越發清晰。據悉,2022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計劃安排固定資產投資項目426個,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以上、建安投資520億元左右。

集中推動230項重大工程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過去一年,在外部環境嚴峻復雜、疫情防控從嚴從緊、減量發展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城市副中心固定資產投資工作仍取得不錯成績。

在2月21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2022年投資暨重大工程專題發布會上,副中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孟景偉介紹,2021年,城市副中心全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0.6億元,建安投資47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破千億,建安投資排名全市第一,實現了副中心“十四五”良好開局。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關鍵一年,做好2022年固投工作意義重大。孟景偉介紹,2022年,城市副中心計劃安排固定資產投資項目426個,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以上、建安投資520億元左右。

“為更好支撐城市副中心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工作,不斷提高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加快重大工程建設,按照慣例,我們同時精心篩選了一批具有一定投資規模、涉及長遠發展的重大投資項目。”孟景偉稱,2022年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行動計劃將集中推動230項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涉及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產業、行政辦公等領域,計劃新開工115項,續建115項,力爭當年完工47項。總投資約5475億元,當年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723億元。

從往年看,重大工程行動計劃項目完成投資一般占全部投資的60%-70%左右,是城市副中心整體投資工作的強心劑和壓艙石。具體而言,230項重大工程包括基礎設施領域97項,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158億元;民生改善領域64項,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238億元;產業領域56項,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298億元;行政辦公領域13項,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29億元。

此外,在今后三年項目儲備方面,2022年城市副中心還安排了重大工程儲備項目127項,重點謀劃姚家園路東延、六環公園等項目。

首條副中心內部地鐵年內開工

交通是區域發展的紐帶和動能。對于2022年城市副中心的重點工程推進,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城市副中心工程辦主任、北京市重大辦黨組書記王承軍介紹稱,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計劃2022年底累計完成工程總量的40%,主站房區域部分主體結構可實現完工,進入二次結構及裝飾裝修階段。

據了解,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是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西起北運河東岸,東至東六環外路縣古城遺址區,北起京哈鐵路南側路,南至楊坨中路、楊坨一街區域,總用地規模約61公頃,總建筑面積128.3萬平方米。

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于2019年底開工建設,預計于2024年底竣工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后,可1小時直達雄安新區,15分鐘直達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直達大興國際機場,由此,副中心站也將成為“軌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點。

而在副中心內部,備受關注的M101線也迎來了新進展。王承軍介紹,近日已召開了開工動員會,目前副中心工程辦正會同市重大項目辦、市發改委、市規自委、市住建委等部門和建設單位,組建工作專班加緊推進各項前期工作,確保在2022年三季度實現全面開工建設。

M101線是首條副中心區域的內部地鐵線路,一期工程起點為商務園,終點至張家灣東,線路全長19公里,設站14座,平均站間距1.35公里,其中換乘站6座,與10條城軌及區域快線換乘。

M101線作為城市副中心的骨干線路,也是城市副中心空間結構發展的支撐線,它串聯了多個重點功能區,其中包括通州商務園、潞苑居住區、運河商務區、城市副中心站樞紐地區、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市民文化區、張家灣設計小鎮等。

此外,對于軌道交通22號線,即平谷線通州段,目前副中心區域內的6個車站中,北關站結構和出入口已完工,副中心站與副中心交通樞紐同步建設,政務中心站和政務中心東站已經開工,永順站建設也于近日正式啟動,涉及的八里橋市場正有序組織轉移安置工作,運河商務區站正在協調加快審批。

計劃2022年底前政務中心站和政務中心東站完成車站主體結構建設,完成工程總量的25%。全部工程預計2025年底完工,建成后,將有效保障跨市域公共交通線路常態化運行,助力京津冀城市交通一體化建設。

教育醫療等配套措施跟上

區域發展規劃,也少不了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例如在教育方面,北京第一實驗學校力爭9月1日具備竣工交用條件。

王承軍介紹稱,該項目位于通州區宋莊鎮,春節前主體結構已經封頂,計劃3月底啟動精裝修工程施工,7月底前完成室內裝修和主體工程驗收,力爭9月1日具備竣工交用條件。該學校為副中心骨干支撐學校,將為所在居住區及周邊服務半徑市民提供入學保障和優質教育服務,同時也將極大促進副中心教育品質的提升。

而在醫療方面,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建設也已按下了加速鍵。據悉,該項目位于通州區宋莊鎮,建設規模37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300張,將是北京市單體面積最大的醫院院區。

主體結構封頂正在進行二次結構裝修,2022年計劃完成室內二次結構的施工、屋面工程的施工、外幕墻工程的施工、電梯的安裝以及機電管線的安裝;地下室裝修工程完成80%,機電設備安裝完成50%,地上普通裝修完成50%,地上精裝修完成40%;并逐步推進各醫療專項、室外景觀和小市政的施工,計劃2024年12月竣工。

此外,北京首都兒科研究所也預計今年上半年進行土護降施工,4月底前取得項目建議書批復(代可研),5月初啟動主體結構的施工、監理招標創造條件,6月底前施工總包單位進場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已于去年盛大開園,城市副中心也要充分利用好環球度假區的溢出效應,加大對群芳南街、度假區北街及其沿線配套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快推進周邊開發項目的建設。例如圍繞環球主題公園做好文章,進一步推進二期項目,深化環球北地塊的產業研究,推動周邊酒店升級改造和精品酒店建設,發展特色民宿,培育食宿行游購全鏈條消費熱點,最大限度承接環球外溢效應。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