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21日電 題:解決市場主體收入,基建投資或將重出江湖
作者 張一平 招商證券(600999)宏觀經濟分析師
此前,政府推出的保市場主體、保就業措施已經起到明顯效果。但目前,中國就業市場的主要矛盾表現在大城市的就業形勢相對嚴峻,這從近幾年的就業市場數據就可以看出。
首先,中國外出的農民工人數和收入增速放緩。
2021年四季度,中國外出的農民工人數為17172萬人,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17425萬人,兩年平均增速為-0.7%,低于疫情前2015-2019年同期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從趨勢上看,2021年上半年,外出農民工人數逐步改善,但下半年卻顯現出惡化態勢。工資端的數據顯示,四季度,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兩年平均增速為5.8%,較三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四季度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為4432元,較三季度回落22元,這也是疫情后農民工收入首次顯現回落。
我們認為,行業失業率上升或工資收入增速偏低,是造成當前外出農民工人數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次,大城市失業率高于中小城市失業率。歷史數據表明,疫情前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平均比城鎮調查失業率低0.1個百分點。但2022年以來,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水平反而高于其他城市的調查失業率0.1個百分點,顯示出大城市就業形勢不及其他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就業形勢出現逆轉。
我們認為,針對教培、房地產、互聯網等行業的集中治理,以及疫情影響下的服務業困境,對大城市短期就業形勢產生了一定沖擊,這也是外出農民工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數據顯示,大城市青年人群的失業率也高于歷史同期水平。
2020年以來,房地產投資需求、出口需求配合減稅降費措施,穩住了中國的就業、民生和市場主體。但2022年,房地產、出口大概率將難以再現繁榮。因此,我們認為,解決中國市場主體收入,基建投資或將重出江湖,中國穩增長的重心也將從保市場切換到穩投資。
我們通過對大城市春節后就業市場的供需情況,以及地鐵客運量、快遞業務量的情況觀測后發現,節后大城市就業市場保持了穩定,未出現明顯惡化。
我們預計,隨著冬奧會的結束和北方天氣轉暖,地方政府和國企部門將加快基建投入力度,通過基建投資需求帶動大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加速改善,從而持續向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外溢基建投資的拉動效用。從3月份起,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數據將呈現環比改善,二季度或將成為2022年基建投資的旺季。(中新經緯APP)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