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民營經濟發展衡量到市場化營商環境的建設
2022-02-23 18:50:06   來源:袁岳幺零零幺 微信號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看一個地方民營市場主體的誕生程度、民營企業對于政務服務的感受、民營企業在產業生態服務中的地位、民營企業在本地經濟資源和政策資源享受中的排位、民營企業在遇到困境時候的支持機制,我們大致可以判斷出一個地方營商環境的基本特點。如今很多地方營商環境優化注重了提升政務服務效率,但是我們還要注意大力推動發展以民營機制為核心的社會化專業服務機制,以企業圍繞產業價值鏈的自我服務為核心的產業生態服務機制,以社會團體和參政議政為核心的民營企業對于體制化的影響渠道。如此形成的企業可以在其中展開經營管理的商務環境,才是比較常規的營商環境。

在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營商環境的提法里,很多地方重視了法治化的說法,但把重點放在政府出文件、出政策、出規則上,這本身也是一種對策。但是國際化營商環境被很多地方理解為國際化招商引資和外商對我們的政府服務的反應。實際上,在這三化里面,市場化才是營商環境的特征,無論是社會化專業服務、產業生態化服務、商協會推動的商業自治自律服務和可以用商業服務模式解決的服務機制。我們能看到的世界各國的實踐案例顯示,國際化營商環境的真正實質其實是市場化,加上更多的經濟資源分配透明化規則、數字技術支持的公開化與高效化服務機制。而法治化則是在尊重合同規則、法律規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限制相對隨意的行政文件、政府政策尤其是口袋政策、限制“一企一策”式的特殊博弈安排、限制與領導的約定和新官不理舊賬的現象,在市場信用規則中高度重視政務承諾的約定效力及其行政信用,包括為保障和履行行政信用而要付出必要代價。否則我們就可能把營商環境塑造扭曲為純粹的政府功課與政務工程,營商環境考評結果與產業營造和招商引資成果嚴重不匹配的狀況。

國有企事業單位也是市場主體,它們對于市場的感受也非常重要;相關黨政部門負有對于地方產業的推動督導之責,它們對于市場發展方向的理解舉足輕重。但是只有民營企業的生死與市場判斷和市場發展能力的維系程度最為直接,考慮到民營企業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在體制內與決策者的權力距離、考慮民營企業與國有企事業單位在分配經濟資源時候的相對弱勢地位、考慮民營企業本身類型多樣參差不齊導致的照顧不均和發言權不均,因此格外重視民營企業感受,才體現出一個地方一個部門對于市場化營商環境的格外用心。民營企業群體的發展中,處在中型規模的企業往往是政策考慮的冷門,但往往是承擔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堅;在民營企業內部,中堅腰部人才是企業規模化和創新化的核心,但往往不為人才政策所覆蓋;在確保營商環境權威度服務中,中介專業服務機構往往是重要力量,但往往并非普遍入政務服務部門的法眼;包括食品、家居、建材、電子消費品、美妝、化工、制造加工等行業可能是一個地方GDP和財稅收入的中流砥柱,但本身不在政府追求的新產業概念、產業升級和政策投入的關鍵范圍內。這樣的“四中”之偏,導致了不少地方的產業發展戰略與政策投入方向,與實際運作意義上的營商環境和招商引資動作之間的嚴重偏差。

附圖:零點有數聯合上海新滬商聯合會大商學院發布的《2019中國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報告》

我們無法想象說一個地方營商環境好,但是民營經濟的發展非常薄弱和停滯;或者我們很難說,一個地方民營經濟的發展非常健康,但因為政府營商環境考評得分沒那么高就說明這個地方的營商環境真的有多么不好。民營經濟發展水平本身就是對一個地方營商環境的最好詮釋,民營經濟在營商環境中的貢獻是一個地方營商環境發展的最好動力和保障,或者說民營經濟的高水平發育本身就是一個地方營商環境建設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袁文回顧 

看形勢的另外一只眼

冬奧會上成功的嶄新中國秀

別找了,到處是碴

剛看完蕩氣回腸的《中世紀三部曲》

火炬手袁岳的視頻:傳遞冬奧火炬,共燃冰雪熱潮!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袁岳幺零零幺。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