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2022年兩會召開在即,財政部部長近日表示,在去年1.1萬億元基礎上,今年將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市場主體會有更多獲得感。
綜合市場各方人士觀點判斷,今年減稅降費的規模可能在1.5萬億以上,而且不排除因為國際形勢和疫情等因素的變化,財政部門相機抉擇,提高進一步提高減稅降費的規模。此外,預計在結構性和區域性減稅降費措施上也會有所推進。
湘財證券宏觀團隊預計,在可持續財政政策及宏觀稅負逐年下滑的趨勢下,2022年減稅降費有望達到1.5萬億,繼續在宏觀政策中發揮重要作用,更好地促進企業平穩發展和經濟持續恢復。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表示,近期受國際局勢影響,上游原材料價格有所上漲,小微企業的成本壓力又有抬頭,預計政策面會有所反應。現在財政結余規模較大,也給減稅降費提供了空間。
今年將實施好組合式減稅降費
財政部官員指出,2021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規模,重點支持制造業升級、中小微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發展。今年將繼續實施減稅降費,對制造業小微企業的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全部緩稅,制造業中型企業按照50%緩稅。延長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等。
今年,財政部門將實施好組合式減稅降費,延續實施涉及科技、就業創業、醫療、教育等11項稅費優惠政策,擴大部分已有政策的優惠力度,并且要及早推出一些新的政策舉措。此外,還將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小微企業紓困和科技創新,研究出臺精準幫扶措施。注重減稅降費政策與其他積極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的協同聯動,握指成拳,形成紓困發展合力。
此外,財政部近日發布的2021年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也指出,2022年將圍繞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制造業等重點行業,堅持以階段性政策為主,與制度性措施相結合,兼顧財政承受能力和助企需要,實施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同時,落實落細已經出臺的各項減稅、緩稅和降費政策,在做好政策效果評估的基礎上,研究出臺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續政策。
減稅降費措施或根據區域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減稅降費的情況下,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的幅度會放緩,因此減稅降費措施或根據區域有所不同。財政部官員表示,中央財政將大幅度增加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將是今年中央預算安排當中的一個重點。中央財政增加的轉移支付規模,重點向困難地區、欠發達地區和減稅降費減收比較多的地區傾斜。
同時,將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引導地方(包括省級財政、市級財政),加強對縣級財力的保障,通過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和實施相關的引導政策,支持地方各級政府落實減稅降費措施,支持基層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等“三保”工作,確保基層財政穩健運行。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