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吹響創新引領號角
2022-03-02 18:18:04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姜喆

雖是春寒料峭,但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處處可以感受到抓項目、謀發展的熱潮。大項目穩扎穩打,新項目次第入席,這片國家的“試驗田”、開放的“新高地”處處活力涌動,氣象萬千。

日前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舉行春季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總投資446億元的25個重點項目宣告開工,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高質量發展的號角已然吹響。此次集中開工的25個項目項目涵蓋先進制造業、生命健康產業、航運貿易金融、四新經濟”等領域,投資“額均5000萬元以上,全部為山東“十強”產業,項目技術性行業領先,創新引領效應突出。項目的開工建設將加速項目集聚、產業集聚、動能集聚,進一步增強片區活力,積蓄發展后勁。

重點項目聚集成勢

一個地區“雙招雙引”的方向,就是其發展的風向標。

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堅持高端高新為導向,推動產業布局向“微笑曲線”兩端發力,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勢,著力發展實體經濟,不斷壯大“四新”經濟規模。同時,搭建更多開放創新平臺鏈接集聚資源,全面提升主導產業集群的開放性和引領力。

在本次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中,總投資15.8億元的基因谷項目以基因科技“研產服”為核心,聚焦基因測序儀器設備以及原料耗材創新迭代,推進基因科技高端服務業發展與場景探索,在應用端推進基因科技在精準醫療、靶向藥物、細胞治療、生物新制劑和材料、生物育種等方面的應用,實現基因科

技產業鏈集聚發展。

總投資30億元的濰柴動力(000338)全球未來科技研發中心項目,由濰柴集團投資建設,將建設研發基地、中試基地等,開展前沿技術和新業務領域的研發創新,實施集團電控零部件、新能源關鍵零部件、先進鋰電池等多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建立全球高端工業設計、中試、生產、推廣應用生態圈。項目建設完成后,將具備行業一流的專業海洋裝備研發、建造及相關應用技術的開發能力,從而帶動青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打造高端制造產業的“山東樣板”。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大項目的落地將對整個產業鏈條產生積極影響。重點項目帶動新動能集聚,進一步增強片區活力、積蓄發展后勁,挺起區域高質量發展撐起堅實“脊梁”。

總投資200億元的國際資源配置中心項目,圍繞資本配置、資金配置、資材配置、技術配置、人才配置、服務配置六大國際資源配置方向,建立高能級國際化海洋科創服務系統,構筑科技賦能數字化金融服務生態圈,夯實高效高質港航物流服務支撐體系,打造低碳智慧貿易總部經濟集聚平臺。

這些項目將在引入人才、技術和資本,為新型產業的發展創造機會,為青島乃至山東的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賦能。

一些優質項目圍繞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特色產業開展,將持續為園區產業升級提供支持。例如牧坤跨境電商和冷鏈物流產業園項目將建設集冷鏈保稅加工中心、倉儲配送中心、跨境電商功能于一體的跨境電商與冷鏈物流產業園。慧算賬全國交付中心項目在自貿區設立輻射全國的包括代理記賬、工商服務、日常稅務咨詢、出口退稅等一體化財稅服務遠程交付中心,助力自貿區財稅服務體系升級。

開局即決戰,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勇開新局,打響大項目攻堅戰。2022年,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將繼續堅持以制度創新促經濟發展,聚焦國際貿易、集成電路、基因科技等產業成立六個重點產業促進工作隊,圍繞制度創新、數智化建設、城市更新等領域成立五個專項工作攻堅組,“六箭齊發、五鉆共進”。全力推進總投資940億元的77個新建、續建項目,確保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全年力爭貨物進出口總額突破20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以上,爭當“改革創新排頭兵和對外開放領頭雁”,在更高水平開放、更高質量發展中展現自貿擔當。

以“進”的姿態筑牢“穩”的底線。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副書記、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主任趙士玉表示,作為國家的“試驗田”,開放的“新高地”,片區將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進一步提振抓招商、上項目的精氣神,以高質量項目,促進高質量發展,努力把先行先試的自貿平臺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勝勢,全力助推青島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

2021年,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交出了一張亮眼的答卷:全年外貿進出口突破1800億元,增幅超60%,增速遠高于全國、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突破7億美元,增幅超35%;新引進歐力士、富士康等世界500強投資項目21個,累計達到136個。在中山大學“2020-2021年度中國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排名中,位列全國第五批自貿試驗區19個片區第三位;被環球時報評為“2021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十佳園區”,連續兩年獲評“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園區”。

這些數據和卓越成績的背后,是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吸引發展資源提供重要支撐。

營商環境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自貿區對外開放優勢,聚焦營商環境創新,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率先推行商事主體登記“即認制”,首創企業設立智能登記系統,實現項目設立“零見面、零干預、零材料、零跑腿”,跨國注冊“零距離”。引聚國內外高質企業落戶,增強經濟和社會創新發展動力。

先進制造項目不斷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落地開花,高新技術產業生態集聚。優越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帶來更多歸屬感。青島優先出銳工具有限公司是位于片區一家專業從事頂級切割工具生產的韓資企業。落地片區以來,企業在片區的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下,克服疫情等不利影響,獲得穩定長足發展。

青島優先出銳工具有限公司法人長梁元俊介紹,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這兩年來銷售呈現略微下降趨勢。面對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專班靠前服務,幫助企業解決供電等難題,幫助企業穩定發展。

在2022年的新起點上,RCEP協定正式生效,蘊含著巨大的貿易創造力。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作為RCEP面向日韓、東盟的重要“橋頭堡”,積極對接優先出銳等區內外資企業,為企業解讀政策和規則,讓企業早受益、快受益。

開放高地未來可期

開放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600405)泉。

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具備與生俱來的開放“基因”,片區主動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入實施制度創新,推動經濟建設高質量發展。

自貿試驗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更是制度創新的“新高地”。圍繞國家賦予的戰略定位和核心任務,自掛牌成立以來,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圍繞106項改革試點任務,實踐形成176項創新案例,其中,20個創新案例獲商務部領導肯定性批示,13個作為山東首批“最佳實踐案例”在全省復制推廣。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一個個鮮活的創新案例,展示出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蓬勃的發展勢頭。作為對外開放重要布局,中國自由貿易區成為擴大開放、深化合作、謀求共贏的重要場地。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圍繞融入發展新格局,不斷暢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大通道,促進資源的國際化流動。

提升國際貿易服務效率,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培育跨境貿易新模式,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創新機制,首創各類監管模式,打通加工貿易鏈條,大幅降低企業資金占用,提高貿易效率,僅海信集團為此減少資金占用2891萬元。首創進口棉花“集成查檢、分次出區”等模式,通關時效縮短75%以上,每年可為企業節省通關成本500萬元。

開放的體系,優越的營商環境,高端產業集聚的生態體系,吸引了眾多世界知名企業和機構紛至沓來。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成為創新創業的風水寶地,才智與激情的迸發之地。一個開放創新,產能集聚的青島開放新高地初現雛形,在重點項目的帶動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未來的裂變將更值得期待。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