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加快發展融合型物流新基建提升中國供應鏈效能
2022-03-05 07:43:25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證券時報兩會報道組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重點關注物流新基建和制造業低碳發展領域。

徐冠巨建議,加快發展融合型物流新基建,推動產業數字化升級,提升中國供應鏈效能,促進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在調研中,徐冠巨還發現,紡織印染助劑包裝桶不能有效地實現循環利用。他建議創新印染助劑行業包裝桶循環利用模式,助力行業低碳發展。

融合型物流新基建是以新型基礎設施為載體,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升級物流基礎設施,通過標準化服務的能力,為企業提供網絡化、數字化、低碳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有效提升供應鏈效能。加快發展融合型物流新基建是提升供應鏈效能的重要突破口,將推動行業進入新一輪快速升級發展階段。

徐冠巨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供應鏈效能很關鍵。傳化旗下傳化智聯(002010)20余年堅持打造一張傳化貨運網,通過解決方案+插座式連接,為制造業企業提供運力調度、整車/零擔運輸數字化運營、云倉運營、總部/平臺結算、供應鏈金融等標準化、數字化的服務功能,并可為企業提供端到端全鏈條的供應鏈物流服務。

企業通過接入傳化貨運網,可以實現發貨、派單、運力調度、全程跟蹤的智能化管理,以及從發貨到收貨的全程在線支付。同時通過對實時數據的智能分析,實時掌握物流運輸全過程,從而賦能供應鏈管理優化提升。目前,傳化貨運網已為快消、鋼鐵、家電、化工、能源等40多個行業的諸多企業提供服務,幫助企業提升供應鏈效能,降低綜合物流成本。

據統計,印染助劑包裝桶使用量每年達到1000萬只,且復合年均增長率達5%。因盛裝產品具有易清洗、可降解、環境友好的特點,印染助劑行業約80%的包裝桶經清洗后可以多次循環回收利用,平均循環利用次數可達5次。但目前行業內僅有40%的包裝桶作為周轉桶循環使用,循環使用率低。

徐冠巨認為,可對現有回收模式和管理制度改革創新:將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和危險廢物豁免管理的理念拓展應用于印染助劑行業包裝桶管理,實現行業內供應鏈與循環鏈的無縫銜接,建立起“銷一收一”模式,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行業內符合循環利用條件的包裝桶在收集、貯存、運輸、清洗等環節進行危險廢物豁免管理。

具體而言,印染助劑廠商應當承擔產品消費后的生態環境責任,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負責,特別是在產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的環節。在該行業包裝桶的管理上:第一,重點落實對包裝桶的回收處置責任,“銷一收一”,即印染助劑廠商按照本公司年銷售包裝桶的數量等比例回收本公司以及同類助劑生產廠商的包裝桶。第二,明確豁免管理的對象,制定豁免標準,并確認符合豁免條件的包裝桶的豁免方式,由此,以明晰的實施路徑推動該行業問題解決。

徐冠巨表示,通過模式的突破創新,會產生積極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對行業,通過循環利用包裝桶,促進資源安全高效利用,減少大量的處置費用及購置新桶費用,預計行業內每年可產生經濟效益4.6億元,這是一筆“行業賬”;對社會,更大的一筆是“環保賬”,通過回收進而有效降低廢包裝桶的填埋量和焚燒量,預計到2025年,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萬噸,有利于助力行業低碳發展,助推“無廢城市”建設,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顯著貢獻。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