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3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稱,2022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9%。其中,食品價格下降3.9%,非食品價格上漲2.1%;消費品價格上漲0.7%,服務價格上漲1.2%。1~2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0.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開年以來,CPI同比漲幅連續兩個月運行在1%以下的低位。環比來看,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6%。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稱,2月份,受春節因素和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等共同影響,CPI環比漲幅略有擴大,同比漲幅總體平穩。
豬肉價格同比降42.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2022年開年以來,我國CPI同比漲幅一直處于低位運行區間。數據顯示,1月C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去年12月回落0.6個百分點;2月CPI漲幅與上月相同,繼續處于1%以下。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2月CPI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0.9%,與前值持平,CPI環比漲幅顯著低于過去幾年的春節所在月份,這與豬肉價格仍在下行通道有密切關系。具體來看,雖受春節效應影響,豬肉需求尚可,但供給過剩局面未顯著緩解,2月豬肉價格持續探底。據農業農村部數據,1月末能繁母豬存欄為4290萬頭,相當于正常保有量的104.6%。
中信證券研報也指出,2月畜肉類價格同比下降26.0%,對CPI的拖累約1.1個百分點,是壓制CPI同比讀數低位運行的主要原因。其中,豬肉價格下降42.5%,影響CPI下降約0.95個百分點,對CPI的拖累進一步加深。
就未來豬肉價格走勢,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針對豬肉價格下跌,近日國家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收儲工作,但是收儲從來都是托底的工具,很難對豬肉價格形成有力支撐。在豬肉供給依舊比較旺盛的情況下,豬肉價格后續可能還會維持低位。
中信證券研報則指出,飼料價格上漲,加劇養殖行業虧損,推動產能去化加速,預計在二季度中后期豬肉價格將逐步向上,三季度左右回到成本線上,屆時對CPI的影響將由現在的拖累作用轉為帶動作用。
關注輸入性通脹因素
PPI方面,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8.8%,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董莉娟結合數據分析稱,主要行業中,價格漲幅回落的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上漲45.4%,回落5.9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上漲19.7%,回落1.3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2.9%,回落1.8個百分點;化學纖維制造業上漲11.4%,回落2.7個百分點。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環比看,PPI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5%。
李奇霖認為,2月PPI環比上漲的推動力來源于供需錯配的基本面,以及俄烏局勢帶來的供給擾動。俄烏兩國在能源(原油、天然氣)、有色(鋁、鎳)、農產品(000061)(玉米、大豆)、稀有氣體(氖氣、氪氣)等生產領域中均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為原油和有色金屬是工業和制造業的基礎原料,其價格上漲會通過產業鏈傳導至中下游行業,比如精煉石油產品制造價格環比上漲6.5%、有機化學原料制造價格環比上漲2.9%、汽車制造業價格環比上行了0.1%。
對于未來的物價走勢,李奇霖指出,3月起原油、鎳等商品價格頻頻沖高,后續需要繼續關注海外通脹壓力愈演愈烈給國內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因素,以及上游原材料漲價對中下游行業帶來的成本壓力。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