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3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受春節因素和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等共同影響,2月份CPI環比漲幅略有擴大,同比漲幅總體平穩。受原油、有色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PPI環比由降轉漲,同比漲幅回落。
市場機構預計,3月份CPI同比走勢將有豬肉價格和成品油調價的雙重支撐,CPI同比將上行,下半年或將回歸2%以上的區間。PPI方面,考慮3月國際油價與有色金屬價格大幅上行,將對當月PPI形成有力支撐,同比大幅下行概率較低。后續需要繼續關注海外通脹壓力愈演愈烈給國內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問題,以及上游原材料漲價對中下游行業帶來的成本壓力。
CPI同比漲幅平穩
環比漲幅擴大
2月份,環比看,CPI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同比看,CPI上漲0.9%,漲幅與上月相同。
“這主要是受春節因素和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等共同影響。”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
豬肉價格是拉低CPI走勢的重要因素。同比看,豬肉價格下降42.5%,降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民生銀行(600016)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應習文表示,春節因素在2月初期推升了鮮菜與鮮果價格,但節假日因素消退后商品價格有所回落,漲幅不及往年。豬肉價格依然處在上一輪超級豬周期所擴大產能的持續釋放階段,目前已進入相對底部。
核心CPI方面,據測算,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應習文認為,從目前的通脹性質看,通脹主要壓力來源于全球大宗商品上漲下的外部輸入,屬于典型的成本推動而非需求拉動性質。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也認為,目前在國內下游需求依舊偏疲軟的情況下,上游大宗商品價格向中下游傳導是不順暢的。
通脹預期有所抬升
2月份PPI環比由降轉漲。李奇霖認為,PPI環比上漲的推動力來源于供需錯配的基本面,以及俄烏沖突帶來的供給擾動。在俄烏沖突前景不明的時候,相關大宗商品價格迎來了一輪明顯的上漲期。原油和有色金屬是工業和制造業的基礎原料,其價格上漲會通過產業鏈傳導至中下游行業。
對于PPI同比漲幅回落的情況。李奇霖認為,PPI的下拉項則是國內保供穩價相關的商品。后續需要繼續關注海外通脹壓力愈演愈烈給國內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問題,以及上游原材料漲價對中下游行業帶來的成本壓力。
董莉娟介紹,同比看,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價格上漲的有36個。主要行業中,價格漲幅擴大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1.9%、30.2%、20.4%。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PPI和CPI“剪刀差”進一步收窄。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雖然目前通脹水平尚處于相對溫和水平。但在俄烏沖突升級、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全球通脹升溫、發達國家寬松政策退出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未來全球和我國通脹走勢仍存在不確定性。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