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今年財政收支預算 部分數據“形似”2019 財政支持穩增長
2022-03-11 07:41:22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陳益刊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隨著經濟穩步復蘇,積極財政政策有朝著疫情前常態化方向回歸的趨勢。今年的部分財政預算收支數據可見一斑。不過,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疫情反復等因素,今年財政政策依然保持較大擴張力度,并采取針對性強的大規模稅費支持政策,給小微企業、制造業等紓困,推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今年財政收支預算數據接近2019年

從近些年數據對比來看,2022年預算數據跟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支實際增速和赤字率數據極為相似。

根據《關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2022年預算報告”),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0140億元,增長3.8%。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7125億元,增長8.4%。財政赤字率在疫情后首次回歸至3%以內,擬按2.8%左右安排。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為3.8%,支出增速為8.1%。財政赤字率為2.8%。

另外,2022年退稅減稅規模約為2.5萬億元,略高于2019年的減稅降費規模(2.36萬億元)。為了做到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2022年調入和結轉結余資金約2.3萬億元,也接近于2019年的2.2萬億元。當然,2022年收支等數據為預計數,一般會與最終實際執行數有些差異。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訴第一財經,今年財政收支一些數據跟疫情前的2019年比較接近。這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說明隨著近一兩年經濟穩步復蘇,疫情的影響在逐步減弱,財政政策朝著疫情前的常態化方向回歸。雖然與2019年相同,經濟均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財政均保持較強擴張力度,但具體影響因素有所不同,因此具體財政政策針對性也有所不同。

從2022年收入端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為3.8%,低于2021年的10.7%,略高于2020年和2021年的平均增速。不過,今年財政收入預期增速仍明顯低于去年和今年的經濟增速。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疫情形勢不斷變化,對財政收入增長形成制約;另一方面,今年大規模稅費支持政策,將對財政收入帶來影響。

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堅持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與退稅并舉。全年預計退稅減稅2.5萬億元,僅次于2020年的2.6萬億元,略高于2019年。

當然每一年的減稅降費側重點不同,比如2020年以社保費降費為主,超1.5萬億元。今年則以增值稅留抵退稅為主,約1.5萬億元。因此,從退稅減稅角度看,今年的規模是史上最高。

多位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今年退稅減稅力度之大遠超市場預期,并且聚焦小微企業、制造業、困難行業,支持企業創新,針對性強。這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發展后勁,有利于穩就業保民生,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大規模減稅降費短期對財政收入造成沖擊,會加大基層財政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保障退稅減稅政策真正落地,今年中央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預計規模近9.8萬億元,增長18%,為多年來最大增幅。根據預算報告,2022年調入和結轉結余資金高達2.3萬億元,這幾乎是去年的一倍,但低于2020年水平。

今年積極財政政策依然保持較強支出強度,這從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中可以看出。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2.67萬億元,比去年增加約2萬億元,同比增長8.4%。這一支出增速處于近些年的高值,且明顯大于去年(0.3%)。根據預算報告,今年財政赤字33700億元,比2021年減少2000億元。

財政部部長劉昆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赤字率適當下調,是保持財政可持續的重要舉措。通過統籌財政資源,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的財政支出強度不僅不會下降,而且比去年有較大提高。

施正文表示,赤字率3%紅線是國際上衡量財政風險的一條標準,有一定意義。隨著經濟逐步復蘇,今年中國將財政赤字率再度控制在3%以內,其實對外釋放了注重財政可持續,防范財政風險的重要信號。

政府性基金支出強度大

除了上述一般公共預算賬本外,政府性基金賬本也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今年預算報告,2022年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逼近10萬億元關口,約9.86萬億元,但增速僅為0.4%。

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主,去年占比近九成。受去年下半年嚴格的樓市調控和房企資金緊張購地意愿下降等因素影響,土地成交價款明顯下降。這在今年上半年將得以體現。因此,今年不少省份在地方預算報告中預計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

今年中央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這將為今年重大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障,擴大有效投資穩經濟。這筆收入將體現在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大賬本中。

今年專項債規模與去年規模持平,略低于2020年,但是近些年較高水平,這也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保持較強擴張力度。

另外,根據今年預算報告,今年中央向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利潤16500億元,也體現在中央政府性基金大賬本中,其中調入一般公共預算9000億元。

盡管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微增,但加上專項債務收入、特定國有金融機構等上繳利潤等,2022年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維持在高位。根據今年預算報告,2022年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約13.9萬億元,同比增長22.3%,遠高于去年增速,接近于2020年。

中泰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周岳分析,根據預算草案測算,2022年廣義預算支出(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加上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則回升至9.9%,介于2019年和2020年之間。相比于2021年的“財政收縮”,今年“保證財政支出強度”的政策基調更加明確。

關鍵詞: 2019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