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MLF超額續做2000億 二季度或是降準時間窗口
2022-03-16 07:24:27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作者: 段思宇

“降息”預期落空。3月15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分別為2.85%和2.10%,均和上期持平。

此前由于2月金融數據走弱,業內對本月“降息”的預期不斷升溫。但要注意的是,雖然此次MLF利率未變,規模卻有增加,釋放了繼續推進寬信用過程的信號。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利率未變并未改變短期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繼續放松的判斷,后續仍存降準“降息”的可能。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對記者稱,從現在開始到三季度均有降準可能,關鍵是看宏觀經濟運行的相關指標,尤其是信貸投放方面。

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對記者表示,疫情使得一季度的經濟形勢更加嚴峻,預計本月可能會有50個基點的降準,下個月MLF降10個基點,體現靠前發力。

MLF量增價穩

自2019年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以來,LPR在銀行貸款定價中逐漸起到“錨”的作用,央行通過調整MLF等政策利率水平,從而引導貸款市場利率調整。

在2月金融數據出爐之后,本月MLF將如何操作備受關注。數據顯示,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300億元。另外,將1~2月合并計算,總體新增信貸5.21萬億元,同比增長絕對值較前一年同期的7000億元滑落至2700億元。

信貸結構上看,短貸和票據仍是主要增量貢獻,而企業中長期貸款依然表現較弱,居民中長貸則出現了有數據統計以來的首次負值。2月信貸總量、結構雙弱,引發了投資者的關注和擔憂,寬信用進程出現波折,市場將目光再度聚焦在貨幣政策方向上。

15日,3月MLF操作出爐,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基本符合預期。一方面,從規模上看,本月MLF到期規模為1000億元,屬年內“地量”規模,因而此次操作為超額續做。丁爽對記者說,“超額規模并不算多,主要是根據市場流動性狀況來投放。”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本月MLF增量續做的主要目標是加碼寬信用,同時抑制市場利率上行勢頭。MLF加量操作能夠直接補充銀行中長期流動性,提升其放貸能力,能夠“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貸款投放”。

另外,在去年12月全面降準、今年1月MLF“降息”后,市場利率曾出現一個較快下行過程。不過,2月中下旬以來,DR007(7天期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等市場利率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上行走勢。

“在當前局面下,仍需要通過引導市場利率適度下行,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本月MLF加量續做,釋放貨幣政策邊際寬松信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遏制市場利率上行勢頭。”王青說道。

光大銀行(601818)宏觀分析師周茂華也對記者表示,MLF量增反映央行適度增加長期限流程供給,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小微、三農、綠色等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新興領域支持力度;與此同時,近期全球金融環境略有緊縮,央行適度增加長期限流動性,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另一方面,從利率上看,此次MLF操作利率未有變化。連平對記者表示,此次MLF利率不變并不意外。在美聯儲加息過程開啟后的一個階段,MLF保持不變的可能性較大。這是因為,當前美聯儲持續加息,再加上國內資本市場受到一定壓力,人民幣同步面臨貶值壓力,此時國內“降息”是不可取的選擇。

招商證券(600999)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也分析稱,2022年1月,政策利率下調10BP,當前MLF利率僅2.85%,為歷史最低;2021年12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57%。考慮到大宗商品價格顯著上漲,美聯儲即將開啟加息進程,且全球多數主要經濟體處于加息進程,短期內國內再次下調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

“雖然當前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但其緊迫程度尚不足以促使監管層在3個月內兩次動用‘降息’大招。”王青亦強調道。

MLF利率已于今年1月下調過一次。1月17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2年1月17日人民銀行開展7000億元MLF操作和10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MLF操作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中標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分別為2.85%和2.10%。

而隨著此次MLF利率不變,貨幣政策已連續兩個月進入觀察期。這也意味著,3月LPR報價的定價基礎保持不動,業內普遍預計本月1年期和5年期LPR報價也將大概率保持不變。

一季度數據公布前后是時間窗口

雖然本月MLF利率“按兵不動”,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未來仍有降準、MLF降息的可能。

周茂華對記者稱,這是考慮到,一方面,開年以來,國內需求恢復進度不夠理想,結構性與不平衡問題仍存在,加之近期散發病例干擾,能源與原材料價格進一步走高,房地產處于企穩恢復階段,以及地緣沖突升級等影響,國內貨幣政策有必要進行靈活對沖;另一方面,近兩個月金融數據顯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需要對信貸需求走勢進行監測,防范信貸收縮影響。

連平亦認為,未來,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仍有可能。他向記者分析稱,隨著經濟運行,財政政策積極發力,對于資金、金融方面的需求會明顯擴大。在此背景下,預計銀行信貸以及社融在兩季度后會保持較快的增長,這也意味著對市場流動性的要求更高,屆時貨幣政策應該會有比較明顯的動作。從現在開始到三季度均有降準的可能,關鍵是看宏觀經濟運行的相關指標,尤其是信貸投放方面。

還有業內人士分析,降準、“降息”的節奏可能更快。交通銀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對記者稱,目前來看,貨幣政策還是“以我為主”,本周美聯儲會有加息動作,可能在等這個靴子落地,一季度數據公布前后是降準、MLF降息的時間窗口。

丁爽判斷,疫情使得一季度的經濟形勢更加嚴峻,預計本月可能會有50個基點的降準,下個月MLF降10個基點,體現靠前發力。

王青表示,二季度MLF利率有可能再度下調10個基點,同時實施全面降準的可能性也較大。這意味著,短期內貨幣政策仍將處于集中發力期,持續推進寬信用和寬貨幣進程,貨幣政策穩中求進將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點。

王青進一步解釋道,當前消費偏弱、房地產遇冷局面仍在持續,這意味著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經濟下行壓力尚未根本緩解;同時,近期國內疫情又有抬頭,多地強化防控,有可能在短期內對經濟運行形成擾動。以上兩點需要貨幣政策及時發力對沖,確保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的目標順利實現。因此,“降息”仍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箱內。

而且,考慮到2月金融數據不及預期,特別是貸款增速續創近20年以來新低,表明前期“加大貨幣實施力度,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貸款投放”尚未充分傳導至貸款端。當前通過政策性降息,適度提升信貸、社融及M2等金融總量增速的迫切性增大。

但也有觀點認為,短期降準對于寬信用作用有限。廖志明表示,降準的作用主要在于提升銀行信貸投放能力,但當前信貸投放的核心制約在于信貸需求偏弱,降準對于改善信貸需求作用十分有限。在地方隱性債務約束放松可能性低的背景下,寬信用的關鍵落在了房地產上。應多措并舉盡快扭轉當前房地產銷售大幅下滑勢頭較為重要,使得房地產銷售回到正常水平,驅動房地產信貸需求回暖。此外,刺激消費,也能帶動消費信貸需求。

關鍵詞: 2000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