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8日電 (王玉玲)17日早間,多家媒體發布消息稱,五家中國藥企獲準生產輝瑞新冠口服藥Paxlovid,由此帶動九洲藥業(603456)、復星醫藥(600196)、普洛藥業(000739)、華海藥業(600521)盤中一度漲停,收盤價漲跌不一。
直到17日晚22時許,藥品專利池MPP(Medicines Patent Pool,下稱MPP)官網終于印證了這則消息,影響幾何?
五家中國藥企簽約,不包括利托那韋
中新經緯查閱到,據MPP官網,中國的迪賽諾、華海藥業、普洛藥業、復星醫藥、九洲藥業能夠豁免專利費生產輝瑞新冠口服治療藥物Paxlovid的成分之一奈瑪特韋(nirmatrelvir,下稱奈瑪特韋),并向覆蓋全球約53%人口的95個中低收入國家供應奈瑪特韋/利托那韋組合包裝產品Paxlovid。值得注意的是,九洲藥業獲授權生產原料藥,其余四家藥企獲準生產原料藥與制劑。
據悉,本次非獨家許可不包括藥物利托那韋(ritonavir,下稱利托那韋)的生產,利托那韋是一種HIV-1蛋白酶抑制劑和CYP3A抑制劑,因其專利權已到期,生產該藥物無需原專利權人許可,獲授權的企業需自行解決藥物利托那韋的供貨。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截至目前,國內共有四家企業獲批生產利托那韋,分別為迪賽諾化學制藥、上海宣康海門藥業、萬全萬特制藥。其中,上海宣泰海門藥業系歌禮制藥委托生產方。2022年3月8日,由廣東東陽光(600673)藥業提交的關于利托那韋片(仿制藥注冊分類:4類)的上市注冊申請被CDE(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承辦。
中新經緯注意到,中國醫療集團此前發布公告稱,其關聯企業萬全制藥是唯一同時擁有利托那韋原料和制劑企業,邁可欣是中國大陸唯一被批準的利托那韋口服液。此外,歌禮制藥的利托那韋片于2021年9月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是中國唯一通過生物等效性研究并獲批上市的利托那韋片。可以預料的是,利托那韋片或將成為藥企必爭之地。
據公開資料,MPP于2010年由聯合國支持設立,以增加中低收入國家在關鍵藥物領域的可及性,通過與原研藥企就藥品專利的自愿許可進行談判,原研藥企將其藥品專利放入專利池中,仿制藥企向MPP申請獲得專利池中的專利實施許可,生產并向中低收入國家供應仿制藥。
據浙商證券此前報告,截至2022年初,MPP簽署的授權領域包括13個抗HIV藥、1個抗HIV技術平臺、3個抗丙肝用藥、1個結核病療法、2個長效技術、2個抗新冠用藥和1個新冠抗體檢測。
此前,2021年11月,輝瑞與MPP簽署協議,授權許可人為中低收入國家生產Paxlovid,授權國家涉及全球53%的人口。
而所謂許可協議,據科倫藥業(002422)此前在互動易答復,若獲得授權,輝瑞可在保密的基礎上向被授權方提供化合物相關的數據包,提供的內容由輝瑞確定。藥品在授權區域內的生產、銷售等,須經相關主管機構批準(包括但不限于上市批準)后方可實施。3-5年,是按原料+制劑一體研發,開展BE試驗,并報WHO注冊的時間預測。若獲得全面的技術包,研發及申報時間可大幅縮短。
科倫藥業等未入選
據MPP新聞稿,全球共有35家藥企與MPP簽約,簽約意味著這些企業有能力滿足MPP對于生產能力、監管合規以及生產質量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的藥品的要求。
中新經緯查閱發現,據投資者互動平臺互動易,科倫藥業也曾于2021年12月5日向MPP提交申請材料,期間,MPP就申請資料中產品的研發上市周期和WHO-PQ批準計劃進行了3次問詢,科倫藥業按2-3年完成產品研發及通過WHO-PQ批準進行了回復。
但是MPP于近日郵件通知科倫藥業,本次未獲得輝瑞在授權銷售區域內(指定的95個中低收入國家)的專利授權,MPP主要考慮的因素是嚴格監管國家(WHO-PQ、USFDA、EMA、UK-MHRA)的審批或審計以及產品的上市周期。
此外,據上證e互動,美諾華(603538)此前也曾進行申報,本次亦未獲得MPP授權。
授權范圍不包括中國,競爭在于海外市場
中新經緯注意到,據復星醫藥此前發布公告,MPP合作藥物在商業化生產前,尚需完成相關技術交接且生產設施需經SRA批準或通過WHOPQ認證。
同時,許可項下合作藥物在區域內的生產、銷售等,須待相關主管機構批準(包括但不限于上市批準)后方可實施。由此,許可所生產的合作藥物在區域內能否獲得當地藥品監管機構上市批準、于區域內的上市時間存在不確定性。
即,一方面,獲得MPP授權意味著五家中國藥企獲準進入海外市場,另一方面,能否承接相關市場仍具有不確定性。同時,據分析機構Airfinity預期,仿制藥廠得到今年十二月才能生產出第一批仿制版Paxlovid,大規模量產需等到明年五月。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五家中國藥企均在海外有所布局,但側重方向不一,普洛藥業原料藥國外市場主要分布于歐洲、俄羅斯、北美、東亞日韓、南亞印巴、東南亞、南美等區域。CDMO(合同研發服務)國外市場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據普洛藥業2021年度財報,普洛藥業CDMO業務國外客戶占比53%,國內客戶占比47%。
據復星醫藥2020年年報,截至報告期末,復星醫藥已形成約1000人海外商業化團隊,主要覆蓋美國、非洲及歐洲等地區。在非洲地區,已與主要國家的公立藥品采購中心,以及國際藥品采購代理集團有長期業務合作,業務廣泛覆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35個英語、法語和葡萄牙語國家和地區。
據華海藥業2020年年報,截至報告期末,華海藥業在美國、歐洲、日本設有公司,并在印度、俄羅斯等地設有辦事處,能夠處理國際GMP認證、國際注冊、國際合作等業務,同時在美國、歐盟、WHO、澳大利亞、日本等國際主流市場獲得官方認證。
此外,不可忽略的是,MPP此次授權國家中并無中國。此前,3月9日,中國醫藥(600056)發布公告稱,將在協議期內(2022年度)負責輝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療藥物Paxlovid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商業運營,并表示產品的最終使用及銷售情況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且預計相關業務規模占公司整體業務量比重較小,對公司近期經營業績無重大影響。
此后,3月1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其中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兩種特異性抗新冠病毒藥物寫入診療方案,包括PF-07321332/利托那韋片(Paxlovid)和國產單克隆抗體(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
哪些企業將受益?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對中新經緯分析道,本次輝瑞將新冠藥品專利權放入MPP專利池,授權藥企生產提供不發達或中等發展中國家使用,一方面,企業可以獲得一定專利授權使用費,又可以體現企業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公益形象,另一方面,抗傳染病藥品是公共產品,具有外部性,通俗說就是“大家好才是真好,別人沒病,你才能沒有風險”。企業費九牛二虎之力研發的特效藥只有盡快應用到所有人群,才能最大程度體現其成本效益和社會效益。長遠戰略上看,對展示負責任大企業形象和影響力會帶來正效應。
據輝瑞2021年年報,2022年計劃生產1.2億個療程Paxlovid(不包含中國市場)。據默沙東公告,截至2021年底已生產1000萬療程口服抗新冠病毒藥物Molnupiravir,預計2022年將生產至少2000萬療程Molnupiravir。但由于目前世界多國和地區已批準新冠口服藥緊急使用或臨時授權,仍面臨較大的產能缺口。
據各國政府報道,針對輝瑞Paxlovid,美國、英國、日本已分別累計采購2000萬、275萬、200萬療程;針對默沙東Molnupiravir,美國、英國、日本已分別累計采購950萬、230萬和160萬療程。
由此,天風證券分析指出,未來隨著Paxlovid的全球范圍獲批與MPP協議的全球銷售,相關供應鏈訂單需求量可觀且有望保持擴張。
海通證券此前分析,若考慮輝瑞預測的2022年1.2億個Paxlovid療程,即對應需要360噸PF原料藥。
據九洲藥業2021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據相關機構預測,2027年全球原料藥市場將達到2500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約6.2%。目前,我國是全球主要的原料藥生產國與出口國之一,原料藥出口規模接近全球原料藥市場份額20%左右。在醫藥制造業領域,2020年1—12月,醫藥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醫藥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8.4%。
天風證券分析指出,輝瑞Paxlovid在全球范圍內的獲批有望帶動上游中間體產業鏈。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醫藥中間體/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地區,在全球醫藥產業鏈占據重要地位,國內原料藥企業具備奈瑪特韋從原料-中間體-原料藥的全產業鏈供應能力,隨著Paxlovid的多國獲批與MPP協議的全球銷售,奈瑪特韋合成路線所涉中間體/原料藥的訂單需求有望進一步擴大。(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