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24時起,今年第五次成品油價調整開始,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750元和720元,全國平均92號汽油每升上調0.59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62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62元。
疊加去年12月底的一次漲價,國內成品油價已經“六連漲”,創下2013年新版定價機制以來的最大漲幅記錄。
問題來了,近日國際油價已經有所回落,但為什么國內成品油價格還在上調?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內油價調整不是簡單的由調價前幾天國際油價變動決定的。
按照《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汽油、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情況,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
每次價格如何調整,主要看調價前10個工作日國際油價平均值,與再之前10個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較情況。
綜合計算,近10個工作日平均值仍較大幅度高于上期水平,因此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
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也強調,受新冠疫情、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特別是地緣沖突加劇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形勢更加嚴峻復雜和不確定。
近日,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10美元關口,今天開盤后一度沖高至139美元,煤炭、天然氣、鐵礦石價格居高不下,玉米等糧食價格也出現上漲勢頭,對做好國內保供穩價工作形成新的挑戰。
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話題標簽:汽油油價發改委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