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卓泳 唐維
接受記者采訪的企業人士都表示,在積極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也希望政府能進一步扶持中小企業順利渡過難關。
“現在大企業經常會花很高的薪資來招攬人才,甚至是精準地挖我們這種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骨干。”世格賽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馮耿超告訴記者,大企業的薪資待遇好、工作相對專注簡單,對創新的要求不高,企業抗風險能力也強,所以往往對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在疫情疊加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小科技型企業的技術骨干流失嚴重、人才引進難度加劇。他建議,政府能否降低科技型中小企業員工的個人所得稅,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招工難用工難問題。
此外,馮耿超還表示,由于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以研發為主,研發投入占比大,產出速度慢,特別是研究關鍵材料及部件的企業,技術型企業往往銷售能力較差,建議國家可以通過退稅補貼,類似出口產品一樣,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國內銷售進行一定額度的退稅補貼。鼓勵企業采購國內材料及關鍵零部件,鼓勵企業自主研發突破核心材料及關鍵零部件,根據產品國產化率進行退稅補貼及招投標扶持。
而接受記者訪談的多位企業人士都表示,大多數創業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資金需求,但又無法頻繁地通過直接融資的方式獲得需要周轉的資金。超節點創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劉曉濤表示,當前銀行對中小企業的純信用貸款動力仍舊不強,銀行仍需要企業憑借資產抵押、信用擔保來申請貸款,建議國家進一步推動銀行對中小科技型企業開展純信用貸款。他還建議,政府對科創類企業在稅負上做出特殊的安排,從而讓企業省下更多的資金投入研發。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深圳多地政府在近期紛紛出臺了相關政策,紓困在疫情中受影響的中小企業。3月25日,深圳發布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若干措施,涉及八大方面30條措施。其中,普惠性紓困扶持措施包括:擴大“六稅兩費”減征范圍、減免“房土兩稅”、緩繳或減免社會保險費、緩繳或降低住房公積金、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減免房屋租金、降低用水用電用氣成本、補貼企業防疫消殺支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加大融資擔保支持力度等10條。
而除了市級層面紓困企業之外,各行政區也紛紛針對本區的產業特點,制定和出臺了相關政策。如深圳本輪疫情的“重災區”福田,則針對本區作為商貿、服務中心的特點,不僅提出了降租減租、社保補貼、返崗穩崗等舉措,還突出了餐飲、文化旅游、跨境運輸等企業的支持,尤其是針對受疫情影響同時馳援香港的跨境運輸行業,給予精準扶持。此外,寶安區、光明區、坪山區都相繼發布了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
對于這場“及時雨”,有受訪企業表示有了更大的信心和發展預期。“這次深圳出臺的政策算是比較全面到位了,我們也會仔細研究下,符合條件就去申請。”上述科技型初創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但也有企業人士認為,政策力度不算很大,政府需要更精準地了解企業的訴求,“公積金社保這些只是緩交不是不交、貸款貼息的前提是能拿到貸款,這是中小企業面臨的最直接的困擾。”深圳一從事3D視覺識別技術研發的企業主表示。
深圳一投資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雖然整體只暫停了一周,但給中小企業、服務業帶來的前后影響遠不止這一周,深圳的紓困措施可謂是一場“及時雨”,但力度可以更大一些,或可考慮直接給中小微企業現金支持。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