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小學返校復課后,學生在校內進行常態化核酸檢測遇到了一個現實困難:許多小學生還未辦理身份證,手動錄入信息大大拖慢了檢測速度。為此,北京小學長陽分校自創核酸檢測數據采集卡,讓2744名學生有了“電子身份卡”,不僅提高了登記速度,也減少了信息誤差。
7月4日,北京小學長陽分校進行了復課后的第3次核酸檢測。在祥云校區的核酸檢測登記臺處,身穿防護服的登記人員面前放著一臺平板電腦和一臺手機。學生走到登記臺前,報上自己的姓名,登記人員根據學生姓名,用手機掃描平板電腦上存儲的專屬核酸檢測數據采集卡,便自動識別錄入了信息。緊接著,下一名學生報上姓名,登記人員用手一滑動,下一位學生的核酸檢測數據采集卡便出現在屏幕上。
記者看到,核酸檢測數據采集卡上包含了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居民身份證號信息,格式和大小都與身份證類似。
“這個數據采集卡的模板,是我們自己設計制作的。”北京小學長陽分校黨總支副書記史文珍說,學校兩個校區有2744名學生和200多名教職工,其中三分之二的學生還未辦理身份證,尤其是一至三年級的低年級學生有身份證的更少。學生們年齡小,報錯號碼的、名字中有生僻字的,也使登記環節既費時費力又容易出錯。
怎樣才能提高登記效率?史文珍想到給每個學生設計制作一個專門用于核酸檢測的信息采集卡。于是,他帶領老師們經過數十次調整、測試,終于讓信息采集卡成功被核酸檢測錄入系統識別。信息采集卡只需制成電子版,導入平板電腦中,就可以讓登記人員像掃描身份證一樣掃描屏幕中的電子卡片了。從下午2時開始,4個采樣臺同時工作,祥云校區1700多名學生和教職工僅用1小時45分鐘,就全部完成了核酸檢測。
在房山區和長陽鎮教委的推廣下,學生專屬的“核酸檢測數據采集卡”被陸續推廣應用到多個中小學。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