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天天快報!經觀調研 | 中小企業期待更多展會
2022-10-28 21:27:11   來源:經濟觀察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本報記者 高若瀛 北京報道參加展會還是遙遙無期。

對于耗材制造商陳秋實來說,他從今年5月就期待參加的中國(北京)國際照相機械影像器材與技術展(China P&E),延期到了12月。


(相關資料圖)

這兩年剛開始參加展會的他,憂心忡忡:“中山市8月底辦了首屆影像設備展覽會,卻趕上了臺風和深圳疫情,幾乎沒有流動性,第一期就沒有開門紅。”

這種情況不是最糟糕的。陳秋實去年預訂了深圳一個新能源電池展,錢都交了,本來今年5月份開展,現在推到無影無蹤。他期待的北京攝影展,“好歹有個日子可以盼”。

柔性材料智能裁剪的系統解決方案商愛瑪數控,去年5月底參加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知名行業展——國際鞋材鞋機展時就遭疫情突襲。

董事長王國權在5月30日剛布置好展位,當天下午就被通知:31日晚10時起實施離粵需持72小時核酸檢測證明。

“我們是興沖沖一早到廣州,卻連夜要弄走設備,轉天一早坐飛機走人。”王國權說,這導致展會基本上也沒有客源,只剩參展商自娛自樂。他布展投入的50多萬元,也都打了水漂。

今年踩雷的深圳亞寵展和成都汽車展,更是在企業間廣泛流傳。因疫情臨時通知展會暫停,很多參展商猝不及防、棄資連夜“逃離”。經濟觀察報記者粗略統計,僅2022年10月,全國就有接近110多場展會延期或改期。

在第四季度經觀定期調研中,約53%企業表示:今年參加展會的數量相對于去年“變小”,53%的企業認為今年已參加展會的效果“低于預期”。低于預期最主要的兩個原因即:展會延期和客流不足。

耗時耗錢耗費人力去參展,能給企業帶來什么?當各類展會被接連按下暫停鍵,對企業究竟意味著什么?

王國權說,愛瑪數控就是過去20年通過參加展會找到客戶,逐漸發展成為細分行業龍頭的案例。他之所以重視展會,跟客戶來源和企業發展模式有關。作為柔性材料的解決方案供應商,愛瑪數控的業務場景涵蓋日常生活的鞋服、家居用品、汽車用品以及一些細分領域,如電子產品保護套、運動護具等等。

客戶產品的應用場景五花八門,這導致王國權要在不同類別的專業展會,尋找潛在客戶。此外,愛瑪數控的主要市場也不局限于國內,世界上人口集中、制造業發達的地區,都是王國權發展的重心。

“正常年份,我們一年要參加國內外大大小小近20場展會,這方面的預算在200萬到300萬之間。”王國權說,但今年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原本計劃參加13場展會,截至采訪,正式參加的只有兩個。王國權說他的原則是:只要能開的都去。

在陳秋實看來,每個展會有自己的特色,像他期待的北京攝影展,去年參展時,逛展人各異,有導演、官員、高校教師等各種攝影愛好者和團體組織。他在展會上遇到了一位機械部退休的老干部,他說北京五環以內禁飛無人機,建議陳秋實設計一款高空桿,可以代替無人機在一些場合使用。

“我們設想高空桿還需要一個旋轉云臺,剛好展會上遇到合適的供應商,就對接上了。對方其實就在珠海,離我們工廠不遠,這么多年,我們通過北京展會才認識。”那次展會回來,陳秋實就加班加點開發新產品,今年想再通過這次展會,把新品推出去,但一直沒有等到機會。

盡管當前各種展會延期取消,王國權說,依靠過去20多年的客戶積累,還是在他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只是在擴展業務時會不達預期;對于更多希望通過展會拓展市場、積累不夠深厚的小企業來說,不能參展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在王國權看來,參加展會簡單說是企業獲得訂單最有效和直接的營銷方式。往下細分會發現,參展不僅能樹立維護企業形象、提升行業影響力,還可以了解行業發展趨勢,既提高了拜訪和洽談效率,還能維護老顧客,做得好的企業還可海外參展,拓展海外市場。

如何高質量地參加海外展覽、展現品牌價值,是王國權眼中,中國企業亟待補足的短板,“我們很多企業和主管部門對展會的理解,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物資短缺的邏輯上,海外參展不是擺地攤賣貨,如何通過展會展現中國品牌,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