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世界快資訊:廣東的潛力股,都在這
2023-01-29 16:43:33   來源:時代財經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新年伊始,不少縣(市、區)的工業園區已經開始忙碌,工廠節后忙開工,貨運車重新穿梭在城鄉道路上。

廣東陸豐濱海走廊示范帶上的金廂鎮人氣爆棚,游客絡繹不絕,“彩虹小鎮”成為春節旅游當紅打卡地;博羅產業轉移工業園(楊村)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成通車;榕城區、普寧市、廉江市等多個縣市開始大力招引外出鄉賢產業回歸……

長期以來,由于資源分配不均,再加上城市的虹吸效應,縣域和鄉村成為不少地區經濟發展的短板。對廣東來說,縣域也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戰場。


(資料圖片)

各地陸續開工 圖源:圖蟲創意

近年,廣東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許多縣鎮立足自身實際,緊抓特色產業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支撐。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廣東省縣鎮快速發展,農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廣東省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農民收入增速連續10年快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至2.46以內。

新年新氣象,廣東正高水平謀劃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1月28日,由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全面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難題”分論壇作為大會重要主題之一,備受社會關注。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作主題演講時表示,中國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就在縣域,同時潛力也在縣域。“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抓準了問題,明確了方向,是廣東繼續引領鄉村振興工作、加快構建區域均衡發展新格局的重大舉措。

“無論從經濟發展水平來說,還是從先行一步的改革開放經驗來說,廣東必須引領國家的‘三農’現代化,做中國式現代化的領頭羊。”鄭永年說道。

縣鎮潛力有多大?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

具體至廣東,縣域有多重要?

廣東省有57個縣或縣級市,縣域面積占全省的71.7%,縣域常住人口占全省的28%。縣域大多分布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受資源稟賦等客觀條件制約,縣域之間差異大、總體經濟總量小、產業基礎弱、內生動力不足,縣域GDP僅占全省的12.5%。

縣域強則市域強,縣域活則全省活。如何全面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廣東要回答好的問題。

廣東正進一步積極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長期開展的省內對口幫扶項目,這對促進廣東省內區域協調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陸豐市的康佳半導體項目,就是由深圳羅湖區對口幫扶引進。

在2020年底通過的《關于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廣東提出“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將實施強縣行動,推動更多縣(市)邁入全國百強行列。

整潔村貌在暖陽的映照下,與高速公路、二級公路、金黃晚稻、綠色果樹相映

圖源:圖蟲創意

成果逐漸顯現。據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賽迪百強縣榜單》,惠州市博羅縣是2022年廣東唯一上榜的全國百強縣。

縱觀以往,博羅縣已連續多年入選全國百強縣,排名不斷上升,由2020年第93名升至2021年的第89名,2022年更攀升至第81名。這與博羅縣的謀劃、創新密不可分。近年,博羅縣把園區作為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以實體經濟謀劃縣域經濟發展。

2022年以來,博羅縣共投入15.09億元,推進千億級產業園——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一園三區”建設和博羅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并全力推動產業項目向園區集聚。截至2022年12月,共81宗項目落戶園區,占全縣新引進項目的79%,計劃投資額約346億元,占比78%。

新年伊始,博羅產業轉移工業園(楊村)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成通車。這一縣級重點項目總投資約2.57億元,將為產業園發展提供交通支撐。

博羅產業轉移工業園(楊村)交通基礎設施工程航拍圖

圖源:惠州市博羅縣楊村鎮人民政府官網

博羅縣已經立下目標:今年GDP增長8%以上、2024年挺進GDP千億縣行列,2025年進入全國百強縣前65名。

具體至行動上,博羅縣方面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表示,接下來將打造專業鎮特色鎮,升級羅陽電子信息、龍華電動車等專業鎮特色鎮,將其打造成在全國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名鎮。

與此同時,博羅縣還將加快部省共建項目—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000061)生產供應基地建設,打造千億級預制菜產業集群。

還有多少潛力待挖?

農村經濟落后于城市經濟、農村居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是當下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大的現實背景。

提升鄉村的現代化水平是“十四五”期間的發展重點之一。廣東明確提出將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大力推進強縣促鎮帶村,推動珠三角產業向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有序轉移,加快把短板變成“潛力板”。

觀察廣東縣域發展不難發現,現有人口大縣主要集中在粵東潮汕地區、粵西地區的湛江、茂名和粵東北地區的梅州等。這些縣市有望成為廣東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圖源:圖蟲創意

在廣東省強縣行動的背景下,近年,陸豐市、海豐縣、廉江市、高州市、鶴山市、新興縣、普寧市等多個縣市提出要沖刺全國百強縣,全力開創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為實現躋身百強縣的目標,這些縣市都拿出了具體的行動方案,如鶴山市提出將在產業發展上進一步加速規模突破,此外還要力爭在交通互聯互通上實現新突破,全力融入大灣區交通網絡。

陸豐市規劃了奮進百強縣的主要實現路徑,發揮區域優勢,積極主動東承西接;最大限度縮小人均GDP與全省、全國的差距等。

這些百強縣“后備軍”還找到對標和學習的對象:汕尾海豐縣提出以百強縣博羅縣作為標兵,高州則將浙江安吉縣作為對標發展的對象。

然而,全國縣市眾多。廣東這些縣市提出“沖刺百強縣”,底氣從何而來?

以普寧市為例,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的縣域經濟發展專題討論分會場上,普寧方面表示,產業是新型城鎮化的支撐。目前,普寧已形成了紡織服裝、醫藥、食品三大支柱產業,2022年GDP達629.5億元。

接下來,普寧將堅持制造業當家,實施鄉賢回歸工程,加強招商引資,融合產業鏈、創新鏈,推動三大支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力爭在今年重回全國經濟百強縣,2025年進入縣域GDP千億俱樂部,打造粵東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縣域標桿。

普寧是著名僑鄉、重點革命老區、全國人口第一大縣。近年,普寧緊扣打造“商賈名城、創新之城”發展定位,全力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普寧辨識度、知名度也逐步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普寧因國家級非遺項目英歌舞在春節期間火爆出圈,帶動“文旅經濟”“團圓經濟”開門紅。知名度大增、文旅大火的同時,普寧也清晰地認識到不足與挑戰: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人多地少、產業不優、承載力不強等問題突出。

廣東潮汕英歌舞 圖源:圖蟲創意

中山大學中國區域協調發展與鄉村建設研究院院長李郇分析指出,廣東縣城發展稟賦差異很大,要根據各自的比較優勢來發展。“可以通過產業承接產業轉移,和珠江三角洲形成產業鏈優勢,有條件的地方發展專業鎮特色鎮形成產業集聚。”李郇說。

在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方面,廣東亦提供了諸多政策支持。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將落實“1+14+15”政策體系,按“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合作共贏”的原則,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更好承接國內外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產業有序轉移。并且還將制定重點承接產業引導目錄,實施差異化產業政策和精準化扶持政策,引導產業集群化特色化發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