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損傷怎么處理?
半月板損傷診斷明確后,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處置:
急性創傷期:冰敷
急性創傷期一般為傷后3-5天,這個時期應該針對膝關節進行足量的冰敷,一般以冰水混合物直接覆于關節皮膚表面,15-20分鐘/次,3-5次/天,這是有效限制關節腫脹的方法。同時,應適當制動,持拐少量負重行走并減少行走的量。使用護膝也是一種保護方法,必要時也可以使用直夾板固定。此時期內嚴謹熱敷、按摩、過量活動。
消腫后:熱敷
如果在急性期保護處置得當,那么關節腫脹將被有效遏制,此時,如關節在活動前后已無明顯疼痛感,可以在晚間休息前給予關節適當的熱敷處理,此時如有條件可以在醫院選擇超短波、短波等具有較深穿透性的理療方式強化消腫止痛。當腫脹得到基本控制且疼痛感不復存在時,開始練習力量,增強關節穩定性,保證關節運動不對損傷的半月板造成再次傷害。力量練習中以靜蹲最為安全有效。
恢復期:恢復訓練
當力量逐漸恢復至接近正常水平時可以酌情循序漸進的恢復一般強度的體育鍛煉,直至恢復較高強度運動訓練。在整個恢復期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應以無痛作為基本原則,只有無痛才能防止練習中出現對關節的重復損傷。如果不慎在練習中出現疼痛感,應以急性期的處理方法進行冰敷。
持續疼痛:就醫手術
如果保守治療無法緩解疼痛,且關節反復交鎖、彈響并伴隨較為劇烈的疼痛,建議盡快接受關節鏡手術修復半月板,防止其繼發更加嚴重的膝關節軟骨損傷。只有無痛、無響,無交鎖感的半月板損傷才有繼續保守治療的必要!!
膝蓋半月板損傷的表現和治療方法有哪些?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時可出現膝關節疼痛、關節絞鎖、彈響等癥狀,其治療方法主要可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當出現半月板損傷后,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有時在行走或活動時,膝關節內可聽見彈響的聲音,有時突然出現膝關節不能屈伸活動,在忍痛活動下肢后,膝關節活動又恢復正常。
其治療方案主要根據損傷程度劃分,I-II級程度的半月板損傷,應盡量保持臥床休息,佩戴膝關節支具,必要時可在醫師指導下合理服用塞來昔布等非甾體抗炎藥物,從而緩解疼痛;對于III級半月板損傷的患者,通常建議在膝關節鏡下行半月板修補成形手術。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