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醫養護一體化 翻開杭城養老新篇章!杭州市華宮醫院頤養中心揭牌
2022-01-17 09:53:24   來源:財訊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022年1月15日10點18分,杭州市華宮醫院頤養中心舉行開業啟動儀式,標志著杭州市采用“醫、養、康、護、配送”一體化服務模式的“頤養中心”正式成立。原浙江省副秘書長,現浙江省養老協會會長徐佳增,省養老協會秘書長周薇,現杭州市養老促進會會長陳國民,原杭州市民政局,現杭州市養老促進會秘書長楊立江,杭州市西湖區民政局局長李建群,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主任陳立平等眾嘉賓出席。

揭牌儀式現場

揭牌儀式現場

華宮醫院院長范菁華講話

活動伊始,華宮醫院院長范菁華對到場的領導、媒體及各界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與衷心的感謝。她表示,杭州市華宮醫院頤養中心的運營啟動,將翻開杭城養老的新篇章,頤養中心將以全面升級的養老住區配套、智能系統及服務,樹立杭城乃至全國養老產業發展的新起點、新勢能、新目標。

杭州求是醫院院長謝慶平致辭

杭州求是醫院院長謝慶平致辭并介紹了杭州市華工醫院頤養中心情況。謝慶平院長在致辭中說,“杭州市弘康頤養中心”整合了醫院醫療、康復、養老和護理資源,實現了醫養無縫對接,讓居住的老人生活有保證、醫療有保障、精神有寄托、生存有價值、臨終有關懷,切實提高了全市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質量。希望各相關部門關心支持、合力推進,切實把頤養中心建設成為杭州市民生事業的精品工程。

杭州市華宮醫院頤養中心剪彩

隨后,與會領導共同為杭州市華宮醫院頤養中心剪彩。

揭牌儀式后,與會領導相繼參觀了杭州市華宮醫院頤養中心。

據了解,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突破2.83億,每年仍有約1000萬人加入老年人行列。與此同時中國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數量早已突破4000萬,其中約有近1000萬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其養老及醫療問題直接影響約1億戶家庭。

在此形勢下,杭州市求是醫院、杭州市華宮醫院、杭州市華宮醫院頤養中心三個服務單位組成杭州市華宮頤養中心,項目總投資3.6億元,總規劃用地100畝,建筑面積37000平方米,設立醫療床位200余張,養老床位1000余張,承辦托管醫養資源,全面提升硬件服務設施。創立“315服務模式”,打造精細化養老服務。推行定制配餐服務模式,確保食品質量和安全。聚焦智慧養老,著力推動養老信息化建設。

據院長范菁華介紹,頤養中心區別于傳統的康養中心,華宮頤養中心最大的特色亮點在于對患有阿爾茲海默癥(老年癡呆癥)患者的醫養康復治療。康復治療是阿爾茲海默癥治療中舉足輕重的一環,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功能、增加社會及體力活動、增加智能刺激、減少認知問題和處理行為問題。園區內的康復治療區將包括運動療法、作業療法、認知功能康復訓練、言語及吞咽治療、物理因子治療和傳統療法(針灸、拔罐、艾灸)等。老人可結合過去的愛好,投其所好地開展康復訓練。早期干預效果往往優于后期被動治療,且手段更為豐富,可以結合個體情況適當選用。

除了利用康復治療進行干預以外,園區還將配有對老年癡呆癥有極高治療水平的專科醫院及專門的老年醫學研究中心。根據杭州求是醫院的阿爾茲海默癥專家謝慶平提出的臨床研究,可采用頸部相對應的淋巴管與靜脈進行吻合引流,降低深部腦組織內的淋巴壓力,加快腦組織內的淋巴回流,清除與阿爾茲海默癥相關性代謝產物的淤積,從而減輕深部腦組織的淋巴水腫,改善腦功能,促進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癥狀的恢復。該研究現已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批并開展臨床病例200余例(從顱骨牽張改善腦功能至頸淋巴靜脈吻合),患者均術后反應良好,效果顯著。

相信在所有華宮頤養中心的全體員工協心努力下,在杭州求是醫院技術支持下,一定能為中國的康養事業添磚加瓦,為阿爾茲海默癥病患的康復理療探索新思路,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業績,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康養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華宮 杭州市 醫院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