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攝影展作為海淀冬奧情暨2022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的重點活動,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來臨之際,攝影展以藝術的形式,展現海淀正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狀態(tài),助力實現“雙奧夢想”,為北京成功舉辦本次冬奧會保駕護航。同時,本次攝影展以大量作品表現了面對北京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海淀人用果敢、無畏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強防線。
在海淀將迎來建區(qū)70年的榮光時刻,在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的華夏大地上,海淀正值青春,這個城市充滿著青春朝陽與活力,充滿著青春希翼與期盼。海淀區(qū)文化和旅游局舉辦的這次攝影展恰逢其時。據了解,攝影展自2021年12月8日啟動征集以來,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的參與,截止到12月31日,共收到單幅作品4000余幅(組),經過專家初選、中選和最終評審,遴選出175幅(組)精品力作現場展示。這些作品涵蓋了風光、人文、科技、教育等海淀發(fā)展的點滴,內容涉及到海淀區(qū)“三山五園”歷史文化、生態(tài)文明、科技發(fā)展、人文風情、抗疫故事、奧運精神和百姓幸福生活等諸多方面,通過光與影的變換組合,將無聲之美化為對海淀建區(qū)70周年歷程和輝煌業(yè)績的由衷贊嘆,將永恒的瞬間凝為海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據本次攝影展項目經理王麗娜介紹,此次攝影展分為四大單元:“傳承之魂”單元表達海淀人傳承紅色基因,“永遠跟黨走”的堅定決心。作品《喜看馬首回歸》拍攝于2020年,講述了在海外漂泊了160年的圓明園馬首銅像,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入藏圓明園正覺寺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海外重要文物。
在“璀璨之盛”單元,聚焦海淀區(qū)的三山五園、湖光山色、生態(tài)文明的建設與發(fā)展,通過圖片中記錄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再現了海淀的生態(tài)文明之美,為世人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作為海淀的文化招牌,270余年歷史的頤和園,見證了時代的更替,經歷了歲月的洗禮,親歷了從盛至衰的變遷,如今的頤和園正以新的姿態(tài)迎接著八方來客。頤和園的四季、白晝,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光影,呈現出不同的色調。值得一提的是,《愛的承諾》《春天的客人》這兩幅作品在反映頤和園美景的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我們海淀區(qū)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創(chuàng)新之力”單元見證以創(chuàng)新謀發(fā)展、以改革求突破,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核心區(qū)的滄桑巨變。組圖《中關村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展示中心》《中關村會址》《中關村科學院》《數碼大廈》《海淀北部文化中心》,通過“新舊對比”的呈現方式,闡釋了“海淀速度”。
“時代之光”單元詮釋了海淀人的精神底色和家國情懷,奧運精神與中關村創(chuàng)新精神交相輝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相約北京”短道速滑世界杯在首體打響》組圖:組照中的中國選手是世界冠軍“武大靖”,該組圖片拍攝于2021年10月份,展現了在首都體育館舉辦的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國健兒奮力拼搏的畫面。《歡聚一堂》組圖一共拍攝了180多個國家,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人的笑臉,由于場地有限,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14張照片,組成了“笑臉墻”。五大洲七大洋的人,來到中國,來到海淀,體現祖國的強大,海淀的包容。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北京冬奧之年,也即將迎來海淀建區(qū)70周年。本次攝影展,用鏡頭定格初心,用光影記錄偉大進程,呈現了海淀區(qū)70年勇往直前、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路程,詮釋了海淀人民奮勇直前、不怕艱辛的精神。
相關負責人表示,站在新時代新征程的高起點,海淀區(qū)也將共同擔當起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海淀使命和北京‘五子’聯動的海淀責任,將以此次攝影展為契機,組織更為豐富、更為鮮明的主題文化活動,不斷推進海淀區(qū)文旅行事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海淀區(qū)廣大文藝愛好者將更多地走進基層社區(qū),進入百姓生活,聆聽新時代聲音,書寫最美的海淀故事,創(chuàng)作契合時代主流、有溫度更有高度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為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核心區(qū)做出更大的貢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