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熙載于《藝概·書概》中說“筆墨性情,皆以人之性情為本”。觀朱妙根各體書法作品,亦莊亦動、亦樸亦秀,蒼潤峻厚、古拙雄放,一筆一劃間氣韻流轉,極具金石之味。誠如西泠印社執行社長劉江先生評論朱妙根“秉性敦厚,為人謙虛,勤奮好學,書法獨有面貌,有傳統有創新,能寫丈二大作,也可寫扇面冊頁,各體皆精,尤善行書篆書”。
沙孟海先生說過“作為一個專業書法家,應該是各種書體全面開花,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才能化境。真正的書家要敢于突破前人未竟之事,即使取得一點點成績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朱妙根牢記師訓,不囿于前人成就,在傳承的基礎上敢于大膽出新,不僅書法頗多沙老筆意,時人稱之為沙筆,其學養與氣度亦深受沙老浸潤。
朱妙根行書宗二王,深涉李北海、米芾、黃庭堅諸家,近及黃道周、吳昌碩、沙孟海,故顯渾厚華滋、遒勁瀟灑,雅俗共賞,具有廣闊的發展天地。以夯實的行書為立足點,朱妙根歷時十幾年的小篆推衍,在吳派篆書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他的吳派篆書主要建立在李斯篆書的古樸、吳讓之修長美觀的結構之上,同時取法于吳昌碩靈動大氣的用筆,使其篆書“吳氏當風”,深得吳昌碩、吳讓之精髓,獨得一方天地。
經過多年積累、探索和錘煉,朱妙根憑借精湛的書法技能和博厚的學養見識,完成了《篆書系列三大工程》,即《歷代詩文三十七篇》《唐詩百首》《小品精粹百幅》。繼而,朱妙根又開始踏上新的征程、攀登更高的山峰,即沖擊、馳騁蜾扁體書領域,立志出新。
近年來,在蜾扁體書的創作上,朱妙根自辟蹊徑,成功蝶化蜾扁體書,創作完成了《蜾扁體書系列三大工程》,即《歷代名家詩文百篇》《唐詩百首》《小品百幀》,實現了古典與現代相結合,高雅又不失時尚。由此,斷代千年的蜾扁體書得以撥開重重迷霧,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蜾扁體書技術含量很高,非筆老而不可為,獨具風格。它以小篆為基本結構,參以各種古體文字為元素,用筆靈活,故行、隸、草兼而有之。朱妙根在前人基礎上所變蜾扁體形態特征和用筆方法有自己的特色,已吸收篆變、隸變以及篆隸變,以篆為主,以隸為輔,同時參以甲骨文、金文、璽簡文等古代文字,融會貫通。其特點:靈動變化、腕轉使力,八面出鋒,古趣而不失傳統,傳統中見新意。因此得蔣北耿先生為朱妙根蜾扁體定名為“菊篆蜾扁體”。如此成就,與朱妙根厚積薄發的書法修為以及十余年小篆、蜾扁體書的推衍、演練,更與其作為隨行者,在蜾扁體書上投入的大量精力戚戚相關。
書法藝術自古以來就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境界,她能通透地表達中國人的詩性心靈,成為中國文人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朱妙根以一句話總結——“多變、神思、筆老、化境”,并稱之為每個書法家所追求和向往的殿堂!在通往沙孟海先生所言“各類書體相互融合后的化境”征程中,朱妙根以其超常的恒心毅力、深厚的筆墨功力以及流動變化的骨勢氣韻,在抒寫他博大寬厚的書家情懷之余,更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美妙的藝術星空,向我們傳達了一種全新的書法審美精神。
朱妙根簡介:
朱妙根,浙江杭州人,1946年10月生。書法篆刻家、史論家,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顧問、華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師從沙孟海、劉江。中文、書法篆刻專業雙棲科班。歷任西泠印社出版社常務副社長、總編輯,《西泠藝叢》主編。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