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為什么天氣變冷容易痛風?平安好醫生來科普
2021-12-02 13:57:40   來源:財訊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冬天到了,又到了痛風多發季,不是說痛風主要是飲食問題嗎?怎么還跟天氣有關?安好醫生告訴大家,研究發現:痛風好發于季節交替之時,其次是冬春季節,痛風發作有一定的季節

痛風發作有一定的季節,這是為什么呢?安好醫生告訴大家,這是因為痛風的發病傾向與氣溫、氣壓、濕度等多種影響因素相關。其中,氣溫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接下來,安好醫生就帶大家來看看天氣變化具體是如何誘發痛風發作的。

晝夜溫差大:使尿酸飽和度降低

尿酸鹽的沉積與體溫的下降有著很大的關系。季節交替之際一般晝夜溫差大,晚上溫度下降,身體尤其是四肢末端的溫度下降,導致尿酸飽和度降低,溶解減少,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腔誘發痛風。

應對方法:在季節更替之時,要更加注意保暖防寒,特別是四肢關節的保暖。

溫度下降:使血流減慢

溫度下降刺激局部微血管收縮,從而局部血流減慢,使局部的尿酸鹽不易吸收而沉積于關節腔,這也是導致痛風發作的原因。

另外,溫度下降,喝水減少,一方面會導致血液濃縮,另一方面會導致尿液減少。而尿酸主要通過腎臟排泄,尿液的減少,使得尿酸的排泄減少,增加了痛風的危險。

應對方法 :

在溫度下降時,必須保證一定的水分攝入,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尿酸的排泄。

溫度下降:使生活方式改變

天氣變冷后,人們的飲食也會發生變化:北方人喜愛吃火鍋,南方人喜歡煲湯進補,而這些食物都是屬于高嘌呤食物;

冬春季節正值新年之際,到了“每逢佳節胖三斤”的好日子,難免少不了高嘌呤的大魚大肉。這些高嘌呤食物會使得血液中的尿酸快速升高,從而引起尿酸鹽的沉積。此外,天氣冷,人們不愛運動,熱量儲存在體內,也助長了痛風的發作。

應對方法

即使是春節期間,也要在飲食上加以注意,低嘌呤飲食是不能忘的,同時適度運動,才能預防痛風的發作。

冬春季節是痛風發作的高發期,風友們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四肢關節,飲食上也要時刻注意,不能放縱自己。

如果這個時候出現關節劇烈紅腫熱痛,尤其是雙足跖趾關節,很有可能是痛風發作,安好醫生提醒大家,注意及時就醫,可以通過安好醫生在線問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安好 醫生 生來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