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從“十四五規劃”中可以看出關于中醫藥的六個重點: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和挖掘、改革完善中藥審評審批機制、中藥質量提升、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為了響應國家對于中醫藥領域的指導意見和發展布局,深入貫徹“十四五”規劃,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惠爾諾中醫研究院認真落實關于中醫藥的重要論述和十九屆五中全會決策部署,以服務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推出國醫大師工作站、中醫人才丹心計劃、中藥院內制劑、智能中藥房四個中醫藥發展規劃。
傳承中醫文化,國醫大師工作站桃李滿天下
通過工作站這個平臺把國醫大師的學術經驗留下來,培養更多具有真正中醫情懷、熱愛中醫、愿意為中醫事業的傳承與發展奉獻終身的下一代中醫人才,成功做好中醫的傳承和創新發展,促進中醫藥事業再上新的臺階。
在不久的將來,全國各地的國醫大師工作站都將相繼發展為獨具中醫藥文化特色的大型現代中醫藥綜合平臺,成為中醫藥傳承發展的高地,為發展中醫藥事業,促進人民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創新中醫人才培養模式,“丹心計劃”進行中
創新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和鼓勵高校中醫畢業生投入醫療基層開展臨床實踐,連接全國各地高校資源,直接輸出人才到各個中醫院,是兜底基層醫療服務的破題之舉,可以有效引導中醫人才合理流動,優化中醫藥基層資源配置,緩解中醫藥基層人才矛盾。
對于剛畢業的中醫工作者而言,丹心即紅心,只有懷著一顆稱職之心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走向基層、服務百姓,才能促使自己成為時代和人民需要的醫生,只有到基層與患者面對面,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幫助人民群眾體驗到中醫藥的特色優勢。
振興中醫院,促進基層醫院院內制劑建設
1.攜手名院,實現院內制劑成果轉化
惠爾諾中醫研究院就中藥院內制劑項目研發與全國各地多家醫院達成合作協議,通過合作,實現產業升級,最終達到院內制劑的成果轉化。攜手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廣安門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東方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市中醫醫院等醫院,開發經典名方制劑,轉化中藥新藥,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
2.名醫下沉,調整方劑實現療效最大化
中藥院內制劑是國醫大師、名老中醫、各大中醫院知名專家經驗累積,研制出來的具有多年傳承、療效顯著、富有中醫特色的中藥制劑品種。在臨床應用過程中,隨著臨床樣本增多,根據臨床使用后的反應情況不斷地進行方劑調整,以實現療效的最大化。
3.經典名方,助力基層醫院
惠爾諾中醫研究院中藥院內制劑集全國知名中醫院專家、國醫大師、全國名老中醫經方藥效顯著。
惠爾諾中醫研究院嚴格遵守《中藥法》,在現有政策下,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在傳統中醫藥實踐基礎上,運用現代工業化方法,規模化、標準化、規范化發展中藥院內制劑,把控中藥制劑質量,同時具備處方靈活、研制周期短、批量較小、可滿足不同需要等特點。
中藥院內制劑與中成藥有本質的不同,沒有院內制劑,中醫生就少了一個好的中藥師助理。中醫加中藥才能完整打造中醫院的技術品牌,如果沒有院內制劑,在如今中醫多點執業發展趨勢下,失去了中藥師的最重要中藥加工協助,將是中醫院鞏固與發展品牌路上的重要損失。
惠爾諾中醫研究院中藥院內制劑成功集全國知名中醫院專家、國醫大師、全國名老中醫經方無縫對接基層醫療機構,為基層醫院的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為醫學事業發展貢獻力量。隨著院內制劑的大力推廣,不僅僅是服務于醫療本身,還是振興中醫藥行業的必要路徑,傳統中醫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才能更好的發揮中醫診療的活力、魅力和競爭力。
智能中藥房,邁進科技智能中醫時代
惠爾諾中醫研究院智能中藥房是一套可以取代人工抓藥、稱量更精確、調配更合理、封裝更規范的自動化中藥調配系統,由處方管理信息系統、顆粒分裝劑量平臺、藥庫、調劑柜自動包裝機組成,可以實現均勻混合一付處方中的不同顆粒品種,并分成等計量封裝在獨立的藥盒中,很大程度上方便患者攜帶、儲存和服用。
智能中藥房系統依據處方信息,全自動化上藥調劑、核對、包裝……整個過程可以完全實現無人化操作,不僅節省藥房空間,規范藥房管理,還能節約人力成本,使得傳統中藥房華麗轉身,實現藥房現代化、自動化轉變,成功邁入智能時代。
惠爾諾中醫研究院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踏上了新的征程。未來,惠爾諾中醫研究院將乘勢而上、擔當作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堅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堅持突出中醫藥醫療服務核心價值,破解中醫藥人才培養瓶頸,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