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光明乳業再傳喜訊 光明牧業馬長彬獲評最美職工
2021-12-24 18:21:22   來源:財訊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期,光明乳業傳來喜訊。旗下光明牧業有限公司申豐奶牛場馬長彬同志榮獲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頒發的第二屆“綠色生態最美職工”稱號,這是他用八年的不懈努力助力中國養牛事業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最佳肯定。

馬長彬,高級繁殖員,一直從事奶牛繁殖育種工作。2019年成立“馬長彬”工作室,培養和帶教36名繁殖技術人員,繁殖培育2萬余頭奶牛,每年為市場提供8萬噸生鮮乳,讓牧場實現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作為光明牧業申豐奶牛場場長助理,他一直從事奶牛繁殖育種技術工作,用飽滿的工作熱情帶領著牧場的繁殖團隊青年共同進步,并以行業領先的繁殖率為申豐奶牛場的牛只單產水及經濟效益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貢獻。2019年,光明牧業申豐奶牛場單產水突破12噸,單產水在國內南方養牛行業里屈指可數,助力牧場實現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百折不撓 新任牛倌學繁殖

大學畢業之后,馬長彬就進入擁有1.4萬多頭奶牛的光明現代化申豐奶牛場,成為一名繁殖技術員。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的走,通過觀察奶牛的行為、情緒等無聲表達方式,來判斷奶牛的健康狀況,信運動步數日常高達3萬步,回到宿舍就已疲憊不堪。馬長彬發現學一項技能并不是很簡單的事情,第一次“摸牛”便碰了壁,還被奶牛踢了一腳。在牧場師傅耐心的帶教下,馬長彬暗暗下決心要學會這項技能,他花了三天時間認真去摸牛,終于感覺到肉質感子宮角,這是其第一次收獲成功的喜悅,至今仍記憶猶新。

精益求精 “一槍即中”顯絕活

2017年初,申豐奶牛場進入大批量牛群開配期,規模5000頭,因為奶牛繁殖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奶牛生產水的高低。馬長彬作為繁殖育種組長,主動摸索監測牛只發情智能化軟件,對數據實時匯總分析,并反復驗證,發現使用軟件監測牛只的發情,“發情揭發率”能達到98%以上,超越人工查情的準確率,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縮短母牛空懷率,實現牛群繁殖率80%以上。長時間的工作經驗與監測軟件的數據支撐,幫助他準確掌握了奶牛的發情情況,在反復的實踐驗證下,馬長彬在奶牛繁殖崗位上練就了“一槍即中”的絕活。

薪火相傳 師徒帶教育人才

自參加工作以來,通過馬長彬的繁殖技術,繁育的牛只已經達23151頭。他日日夜夜與奶牛為伴,通過觀察奶牛的行為變化,來判斷奶牛發情、配種、待產等一系列精準時間。2019年成立“馬長彬”工作室,馬長彬的繁殖技術不僅在牧場內得到推廣,而且不斷為光明企業輸送繁殖人員。

同時,馬長彬主動參與和承擔《奶牛標準化養殖規范》一書繁殖部分的編寫工作,并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原因、提筆成文,將繁殖技術整理成一套標準的操作流程,為后入職的員工參考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對光明牧業的繁殖技術傳承起到有效推進作用。

勇挑重擔 迎“疫”而上作表率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為了當好員工們的“貼心人”和“主心骨”,馬長彬帶領申豐繁殖團隊凝聚戰“疫”合力,奮勇爭先,堅定站在疫情防控一線,作表率、打頭陣、當先鋒,構筑起了申豐牧場最堅固的那道紅色防“疫”線。

開創未來 砥礪前行守初心

多年來,馬長彬潛心專研繁殖育種技術,這份工作也給他帶了諸多榮譽——2018年,馬長彬代表上海市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暨家畜繁殖員技能大賽”,與全國各省直轄市96名選手角逐,榮獲國家農業農村部頒發的“全國農業技術能手”稱號;同時,馬長彬以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助力申豐奶牛場在2018年一舉奪得南方地區單產名列行業前茅的好成績。2019年,馬長彬榮獲“中國夢·勞動美--與新時代齊奮進,做最美農墾人”演講比賽二等獎;2020年榮獲“光明食品集團明星員工”稱號。馬長彬表示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為了所謂的榮耀和光環,而是為了更好的提升自我價值。但是這些榮譽的背后,與個人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開的。

八年的堅守不渝,八年的默默耕作,專注是馬長彬拒絕庸的分水嶺,努力是他永遠向上的風向標,細節是他堅守崗位的最好注解,奮斗是他致敬青春的最美樂章。以馬長彬為代表的眾多光明人,將繼續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始終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深耕奶牛養殖產業,繼續為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光明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光明 獲評 最美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