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學生成長問題多元且成因復雜,應該把問題預防作為教育重點。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實驗學校基于學生成長視角,根據學生行為問題發生的積淀、醞釀、爆發、反復四個階段,相對應地實施超前預防、臨界預防、止犯預防與再犯預防的“四級預防”。重視學生積極行為能力養成,在學生問題發生前或初期,聯動家庭、教師、學校甚至教育管理部門等多方教育力量,明確各方教育職責(包括:樹立家庭教育第一責任意識、教師的主要應對及教育職責、學校及教育部門的專業指導、醫院等多方力量助力解決等),以教育糾偏、引領、培育、預警、專業力量介入等方式進行及時疏導和教育跟進,形成一個“前期預警—積極應對—合力教育”多方聯動跟進的機制,防范學生問題于未然,螺旋式上升地引導并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學生成長問題預防需要建立“正確識別—分類跟進—四級預防”的全局意識,對學生行為問題進行早期正確識別,把握教育有效時機,及時糾偏、適時引導、綜合解決,以適切學生成長和認知規律的正確教育和引導,根據學生不同程度問題跟進相適應的教育力量,綜合預防學生問題,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一、搭建“問題識別+多方聯動”機制
1. 健全“早期識別”體系
學校在常態下,需要教師能較為正確地判斷學生問題的嚴重程度,便于選擇適切跟進力量及教育方式。根據學生行為問題形成的發展趨勢,學校形成了關聯學生日常行為表現進行綜合判斷的判斷表,依據學生行為問題的“故意度”“經常性”“影響力”及“后果”來設定系數,利用公式計算確定問題嚴重指數,形成“四級問題”判斷表(見表1),識別學生問題,以求分類跟進。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