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在蘇州工業園區海關監管下,蘇州通富超威半導體有限公司通過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的便捷模式,順利將一批價值12萬元的CPU微處理器出口至新加坡。“今年年初,我們的國外客戶在新加坡新設了物流分撥倉,可以輻射東南亞地區,疊加通關一體化帶來的便捷,通關時效明顯縮短,我們的物流效率更高了。”該公司資深物流經理王瑾琦介紹,今年前兩個月,公司對新加坡出口貨值約1240萬元,同比增長213%。
近年來,新加坡和園區的經貿關系穩步發展,據園區海關統計,2022年,園區對新加坡進出口總值超145億元,其中,進口71.7億元,出口73.9億元,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集成電路在園區與新加坡的進出口貿易中占比近四成。
為保障轄區集成電路企業的進出口業務順利開展,園區海關聚焦企業需求,解決企業困難,創新試點長三角一體化查驗協同模式,通過“口岸外觀查驗+目的地綜合處置”聯動模式,減少了企業集成電路等高新技術貨物在口岸普通環境查驗對產品品質造成的影響,保障了企業供應鏈、生產鏈的安全暢通。
3月中旬,蘇州碧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一批價值約6萬元的針管從新加坡報關進口至蘇州工廠。“憑借中國—東盟自貿協定項下的原產地證,我們這批貨物可以減免關稅和增值稅5463元。”該公司物流經理史永峰介紹,今年以來累計從新加坡進口中國—東盟自貿協定項下貨物貨值超840萬元,享受到稅收減免約77萬元。
為助力轄區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園區海關積極宣講中國—東盟自貿協定、RCEP等政策優惠,創新開展“長三角區域特殊物品風評結果互認”改革試點,解決同生產商、同種特殊物品在不同關區需重復實施風險評估的難題,審批手續壓縮至1個工作日左右。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