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陸宇其
初夏時節,走進吳中區城南街道南港社區,碧波花園三區中心花園,一片鳥語伴著花香、疏影映著綠茵的文明“小綠地”映入眼簾。一到傍晚,暑熱散去,居民三三兩兩在此聊天健身,成了大家的又一片“后花園”。碧波花園正是城南街道用空間“微改造”添美“微景觀”的生動舉措。
(資料圖片)
實事“微改造”
實現群眾“微心愿”
為實現社區居民想要修建老年人休憩場所的“微心愿”,同時考慮到小區周邊綠地空間雜草叢生的現狀,南港社區在精準摸排具體情況、客觀調研群眾需求的基礎上,在區文明辦的牽頭下,決定在碧波花園三區打造文明“小綠地”項目。
文明“小綠地”項目自2023年5月中旬啟動,經過對原有綠化區域進場清理、松土施工,并在規劃石板小徑、鋪設綠植草皮等一系列緊鑼密鼓的改造提升行動后,5月下旬,原本近60平方米的雜亂花壇,變成了精致美觀的疏林草地。
荒地“展新貌”
共筑文明“暖心角”
除了文明“小綠地”項目,南港社區還將繼續推動“中心花園”整治提升行動,通過傾聽民聲、了解民需,不斷排解民憂、貼近民心。
南港社區碧波三區原來的中心花園荒廢已久,為更好利用公共空間、提升社區環境,小區業委會在進行民意調查后,將居民提出的“適當改造”建議和“需要活動場所”需求進行認真梳理,并通過開展聯席會議等研究制定“中心花園”整治提升方案。
據了解,南港社區將對“中心花園”進行適當改造,通過移植部分樹木、在空置閑地種植綠化等舉措,逐步改善花園整體環境,為居民提供一個可休閑玩樂、學習交流的共享空間。
記者走進碧波三區,“中心花園”原來空地上的雜物已被清理一空,并移植了部分灌木,花園的中央也已鋪設完成了水泥路和石板路。為與南港社區已建立的“黨史教育亭”形成呼應,從提升居民精神文明境界角度深化陣地建設,社區還將在花園的角落位置安裝休閑涼亭,并計劃在空地上鋪設草皮、安裝圍欄,進一步美化周圍環境,為群眾打造一個兼具休憩實用功能和開展沉浸式戶外課堂學習功能的“暖心角”。
管理“精細化”
凝聚治理“向心力”
城南街道聚焦居民小區這一文明城市建設的基本單元,運用小空間“微改造”這一品質化的建設手法,通過問需于民、精心規劃、精準施策,不斷優化“精細化”的城市管理手段和“品質化”的社會治理模式,讓越來越多的街角綠化、閑散空間、雜亂草坪煥然一新、賞心悅目。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發展和治理能級,從群眾角度建設更多可休憩可健身的文明“微空間”,打造更多可觀賞可感觸的綠色“微景觀”,城南街道還將繼續緊抓文明城市建設這一核心工作,精心打磨“繡花功夫”,在人民群眾真正需要的地方不斷鋪設更多“文明綠地”的建設基石,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向往。
一處處文明點位,不僅推動了城南整體環境的提檔升級,也凝聚起攜手共建文明城市的“向心力”,在大運河邊吹起一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文明新風,城南街道未來也將搭建平臺讓各類資源充分涌流、各方力量競相迸發,為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添光添彩。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