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8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清遠市人民政府、騰訊集團、百農國創聯合主辦,清遠市農業農村局、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承辦的“鄉村小微企業創新發展計劃”暨清遠先行區啟動會在清遠市舉行。會上發布了《鄉村小微企業調研報告》和“鄉村小微企業創新發展計劃”清遠先行區的具體實施方案。
推動鄉村小微企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保障我國糧食和食物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百農國創和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聯合全國16個省(區、市)科教機構240多位專家共同組成研究團隊,在對東中西部約167個縣約4000家以種養為主的小微企業,圍繞鄉村產業壯大發展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最終形成了《鄉村小微企業調研報告》,并針對該報告中鄉村小微企業的存在問題和發展需求,聯合發起“鄉村小微企業創新發展計劃”。在廣東省清遠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清遠將作為先行區率先啟動。
在當天在清遠市舉行的啟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陳劍平進行了《鄉村小微企業調研報告》研究結果發布。他說,2021年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首要任務就是支持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我國65%的縣域經濟結構是圍繞糧食和特色農產品為主線而構建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鄉村小微企業作為農業產業的市場化主體,未來將長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創新發展一批具有納稅能力的鄉村小微企業,做大縣域經濟總量,吸納本地農民就近就業,可以增強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韌性。
陳劍平說,深化科技支撐是壯大鄉村小微企業的關鍵。鄉村小微企業普遍的共性技術問題包括:產品同質化、產品消費渠道不暢、產品附加值低、發展不穩定等。對鄉村小微企業的科技支持須改變以往單個項目、單項技術、單個團隊的舊有科技支撐模式,統籌解決企業的上中下游產業鏈上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整合優勢團隊,建設長期穩定的技術服務支持系統,以持續推動鄉村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最終建成初具現代生產和管理方式“小微企業”。
他表示,必須建立起鄉村小微企業加入國內、國際經濟大循環的有效通道。助力鄉村小微企業帶領農民參與市場化、國際化競爭因素,需要在鄉村小微企業“需方”、與社會資源“供方”之間架起連接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和連接能力,引導科研機構、高校及實務機構各類專業人員利用數字化工具,利用全社會的資源和力量為鄉村小微企業提供品種、技術、人才、市場信息、管理咨詢、招聘培訓、法律等服務。同時,借助互聯網企業龐大的技術產品優勢和連接觸達能力,提高鄉村小微企業的管理效率,提升特色優勢農產品的品牌市場。
研究報告首次對“鄉村小微企業”進行了界定:在縣域工商登記登記注冊、以本地農民就近就業的、被認定為小微企業,且依法納稅的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是鄉村特色產業的市場化主體。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礎上,研究團隊與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共同制定了“鄉村小微企業創新發展計劃”。該計劃首先落地清遠,通過先行先試、探索成功經驗,逐步在更多地區推廣實施。
中國工程院院士、百農國創董事長侯水生在啟動大會上表示,我國各地鄉村蘊藏著一批經歷過市場風浪洗禮、極富生命力的小微企業,他們外接城鄉市場、內聯鄉土鄉親,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就業,是鄉村振興中富有活力的“實體”,也是鄉村實現共同富裕的“實體”。同時,由于鄉村小微企業大多地處山野,長期得不到資本市場、人才市場關注,對技術、裝備、銷售市場、資金有強烈需求,這些問題僅靠企業自身力量難以解決。
據侯水生介紹,百農國創是在國家大力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創造的大背景下,由近30位國內農業領軍專家于2018年聯合創建的,目的是為農業產業提供全產業鏈的創新資源和技術服務,致力于打造市場化、國際化的第三方農業創新共享平臺,成為全球農業綜合服務商和智庫。目前公司簽約了1000多個具有豐富理論與實踐經驗的農業技術專家團隊,并與多家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銷售企業、金融與投資公司等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系。作為“鄉村小微企業創新發展計劃”清遠先行區主要任務承擔方,百農國創專家團隊根據清遠市農業結構特點、農業主產業、鄉村小微企業的分布與發展要求,已遴選組建了清遠市鄉村小微企業專家工作團隊。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屈源泉表示,清遠與多位院士、行業領軍專家團隊及騰訊集團、百農國創等合作共建,規格很高、力度很大,是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必將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為全省鄉村產業振興探索有效模式。省農業農村廳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清遠“三農”工作創新出彩。
清遠市委副書記、市長溫文星表示,在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支持下,清遠攜手騰訊集團、百農國創正式啟動鄉村小微企業創新發展計劃,并先行開展“鄉村小微企業發展項目”試點,是以實際行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部署的一項具體舉措,目的是暢通政府、科技、產業、資本等方面的合作渠道,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有機融合,以高端智庫建設,扶持清遠鄉村特色產業、鄉村小微企業做大做強。清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以最大的信心和決心推動項目落地見效,努力在做好“土特產”文章,加快推動以產業強縣富民探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清遠方案”。
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肖黎明表示,騰訊如何更好地響應國家戰略和參與廣東省的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這既是騰訊對自身“科技向善”使命的踐行,也是不斷創新創造可持續社會價值的內在要求。特別是2021年4月騰訊成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后,騰訊在公益慈善幫扶鄉村的基礎上親自“下場”,成體系地深入鄉村,在各級政府主導下,與百農國創等社會力量共同探索共富鄉村的可持續發展。騰訊不僅共同發起了鄉村小微企業調研,還將在清遠先行區的落地探索中,著重從兩個方面來開展工作:一是配合好農業產業技術專家團隊對25個產業200個小微企業的體系化技術幫扶,通過數字化工具提高農業產業技術專家的幫扶效率,形成一套長期穩定的、數字化的技術服務支持系統;二是針對鄉村小微企業在精細化管理、精準化生產、互聯網營銷等方面的數字化需求,逐一探索解決方案,發揮騰訊在鄉村經營性人才培養和行業生態連接方面的優勢,為鄉村小微企業提供全面的數字化賦能培養與服務支撐。
據主持實施方案設計的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院長、百農國創專家組組長劉艷介紹,根據清遠先行區試點方案,這一計劃從清遠雞、英德紅茶、連州菜心、清遠絲苗米、西牛麻竹筍“五大百億農業產業”和生豬、烏鬃鵝、肉鴿、鷹嘴桃、南藥等20個特色產業中遴選了200個鄉村小微企業,在全國遴選與產業匹配的優勢專家組成鄉村小微企業專家工作團,通過品種和技術幫扶與技術骨干培訓、數字化與品牌建設管理、線下線上銷售渠道建立、企業發展的資金支持以及鄉村小微企業的發展后續投資等方式進行支持。預期目標是在今后三年中每個鄉村小微企業實現生產規模(或單產)擴大,產值翻番;綠色優質農產品占比90%以上,節能減排達標;建立完善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本實現現代化數字化生產、經營和管理。該計劃將為清遠培育10-25個具有帶動示范意義的鄉村產業“小巨人”,培育出2-3個新的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培養本地產業領軍人才25位左右、培養技術骨干300人左右,帶動農民就業1000人左右。縣級小微企業納稅穩定增加,縣域經濟總量顯著提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