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2024年,化妝品迎來“中草藥年”!
2023-12-27 20:22:38   來源:今日熱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在即將過去的2023年,國貨品牌走到了命運的轉折點。于外,消費能力極速降級,監管政策一步步落地。于內,同行內卷至極,從過去的卷營銷、卷渠道,到如今更高維度的卷成分、卷科技。儀美尚發現,作為在中國歷史中被廣泛應用的中草藥,正是今年美妝行業“卷成分”的必爭之地。12月20日,由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尚美、儀美尚聯合主辦,天津中耀博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協辦的“發酵中草藥,賦能新國潮”——第三屆中草藥科技與化妝品應用論壇暨2023年度產品經理峰會圓滿舉行。

會上,來自科研院校、醫學專家、知名品牌和帶貨達人領域的二十余位重磅嘉賓,以及百余位高增長品牌的創始人、研發負責人和產品開發負責人,就“中草藥科技成分的研究成果及如何賦能新國貨”這一命題,率先在行業敲響中草藥科技成分的時代強音。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峰會上還隆重舉行了“中國成分科學護膚聯盟”成立儀式。10余位重磅嘉賓共同登臺,宣告聯盟的誕生。

“中國成分科學護膚聯盟”成立儀式

(左起)言安堂創始人趙國慶、儀美尚秘書長千湫、小紅書知名成分達人T姐嘗護膚、天津尚美創始人郭毅群、上海中醫藥大學馮年平教授、上海家化研發中心負責人賈海東、抖音知名成分達人蘇辣辣是成分控、天津科技大學王艷萍教授、相宜本草副總裁呂智博士、英特菲爾首席產品官劉軍

據悉,該聯盟旨在集結中國美妝產業各產業鏈上的資源和智慧,以更好促進包括中草藥科技成分在內的“中國成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開發、落地應用和科學傳播,以助力國貨品牌早日走向世界。

中草藥科技走到時代風口

在論壇致辭環節,天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郭義強調,中草藥文化作為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千年來醫學實踐的積累和深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他表示,以中草藥為代表的中國特色植物資源,憑借著天然、安全、有效的特點,深受消費者的青睞。而一些以中藥為主的國家級科研平臺,已取得眾多科研成果,可以為中草藥化妝品研發提供堅實的基礎。

“希望論壇能夠助力中草藥科技在化妝品領域的創新應用,為中國化妝品行業的高端制造發展貢獻力量,為民族品牌走向高端化做出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郭義說道。

作為熱門中草藥護膚成分的領航者,天津尚美深耕了十余年的中草藥化妝品。 其創始人郭毅群在現場分享道:“在當今的國際背景和中國國情之下,行業普遍的共識是:2024年開始,是化妝品的中草藥年,也是中國弘揚民族文化和文化自信的關鍵上升期,借此大勢,我們倡導把中草藥文化和中國特色植物化妝品發揚光大。”

天津尚美創始人郭毅群

大會特邀主持人、言安堂/言之有物創始人趙國慶表示,回顧過往的30年,中草藥一路伴隨著自己的成長;10年前,其尚對中草藥有誤解;5年前,當做了自己的品牌,逐步向原料端探索,才發現,原來中國的原創科技、原創成分就在身邊。

言安堂/言之有物創始人趙國慶

“對美妝產業而言,近三年可謂日新月異。在國際大牌林立的市場,國貨品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在這批快速出圈或再次煥發活力的新老品牌中,都能或多或少看到中國特色植物成分的身影。隨著一大批主打中草藥科技成分的品牌走熱,消費者和從業者才發現,原來最好的,就在我們身邊。本土企業已經走過了模仿國際大牌的階段,正在攀爬自主研發的創新之路。而這條路,是國貨復興的終極之路。”趙國慶說道。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全球美妝市場消費品產業服務平臺,近兩年來,儀美尚也開始關注上游產業。正如儀美尚商友會秘書長千湫在開場致辭中所說,“行業在不斷內卷,而卷到最后,真正能突圍、能幫企業穿越生命周期的方向,還是要回歸于產品,回到消費者。”

儀美尚商友會秘書長千湫

千湫說道,“中草藥科技成分,是未來國貨很重要的突破口,儀美尚也希望能夠和優秀的合作方,一起見證中國‘品牌芯’有機會走向世界!”

三位頂級專家科研成果首發!

如何將中草藥科技成分應用于化妝品產業,是不少科研工作者近年的熱門課題方向。會上,天津中醫藥大學王艷教授,以《中草藥科技成分在美妝的應用》為題,分享了自己和團隊的研究成果。

天津中醫藥大學王艷教授

王艷指出,傳統中藥化妝品開發存在以下4大痛點。

1.顏色深。過于深的顏色,會導致化妝品顏色深,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2.活性成分穩定性差。通常來講,活性越強的成分,穩定性越差。比如白藜蘆醇,可謂“見光死”,被太陽光一照立馬失活。

3.金屬離子超標。植物來源、礦物質來源的化妝品,很多含有金屬離子。如植物來源的會含有草酸鈣結晶,會影響乳化和防腐體系。

4.溶解度差。比如,包括白藜蘆醇在內的一些成分,溶解度太低,導致很多配方無法添加。針對上述痛點,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超分子α-倒捻子素納米液晶霜的研制、具有協同祛斑作用的美白祛斑產品的研制和具有皮膚靶向性中藥抗皮膚自然/光老化產品的研發等,有效解決了上述痛點,為中草藥化妝品的研發提供了更有效的創新解決思路。

近幾年,以生物發酵技術為依托的微生態護膚方興未艾,一大批國內外化妝品牌,借著微生態護膚之勢贏得市場。那么,在生物發酵技術領域,有哪些前沿的技術和研究成果?它們將給產業創造什么樣的價值?

長江學者、杰青、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長聘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樊賽軍教授,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功能性益生菌在化妝品的應用研究》的演講,揭示功能性益生菌的廣闊前景。

長江學者、杰青、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長聘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樊賽軍教授

樊賽軍表示,人類的生存,一直在跟微生物抗衡,包括病毒、疾病、細菌等。在人體,微生物是“人類第二基因組”,如果沒有微生物,人類便無法存活。而一些中草藥能在人體發揮治療作用,也是微生物作用的結果。

“70%-80%的效果,是因為微生物在代謝,把藥物代謝成小分子以及代謝產物,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這是中草藥療效的一個關鍵。如果腸道菌群里沒有相應的微生物,那么藥物也不會有效果。”樊賽軍說道。

他分享道,微生物中的益生菌,對人體的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具體到化妝品的研發,微生物同樣能起到關鍵作用。比如,在發酵技術中,恰當應用功能性益生菌,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些都將為中草藥化妝品的研發提供有益的思路。

來自天津科技大學的王艷萍教授,也一直在從事功能性益生菌的研究與應用,我國第一株自有知識產權的馬乳酒樣乳桿菌馬乳酒樣亞種進入新資源食品的工作,正是由她牽頭。會上,她發表了題為《后生元對皮膚微生態的調節研究》的演講。

天津科技大學王艷萍教授

王艷萍分享了益生菌與后生元的研究與發展歷史,她指出,2021年5月,國際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學協會在學術期刊《NAT REV GASTRO HEPAT》上發表了后生元的共識聲明,將后生元定義為:對宿主健康有益的無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的制劑。

她指出,微生物的代謝產物顯示了良好的功能特異性,由于它的安全性和廉價的生產成本,作為化妝品的升級換代的功能性原料具有潛在的市場價值。

在她看來,中國的微生態護膚理念,剛剛起步。研究者們關注的方向也從微生物態對腸道健康的影響,也拓展至皮膚健康,消費者對化妝品的關注則從單純的美麗,升級到即美麗又健康的高端產品,從被動修護走到主動預防。“產業需要加強基礎研究,篩選特異性強、功能性好、適合工業化生產的菌株和后生元原料。”王艷萍強調。

三大當紅品牌的科學之路

在產業深度變革中,一些坐擁大批粉絲的明星、頭部KOL等,都開始打造自己的化妝品品牌。但在度過“蜜月期”之后,如何讓品牌跟消費者長期共振,甚至再躍上一個臺階,科技力,就是繞不開的命題。

由范冰冰創立的Fan beauty,即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案例。會上,Fan beauty副總經理安寧,講述了Fan beauty品牌從明星品牌到科學品牌的成長故事。

Fan beauty副總經理安寧

安寧介紹道,Fan beauty是一個兼具東方美感和全球視野的個護美妝品牌,希望通過代言人的參與,把好的產品、優質的原料、性價比高的產品帶給每一個愛美的女孩,正如品牌Slogan——“把我知道的美都給你”。

成立至今,Fan beauty已誕生了多個爆款產品,如登上抖音百大美力好物金榜的“海葡萄面膜”、登上天貓貼片面膜新品榜&熱銷榜TOP1的“銀耳面膜”,以及登上天貓舒緩安瓶熱銷榜TOP1的“貽貝凍干”等。

上述三款爆品,分別代表了Fan beauty在國際原料、中國發酵原料和醫研共創原料領域的優秀案例。“在國貨非常卷的情況下,產品經理要保持對成分、產品和創意非常好的感知力。未來,我們的重點方向也包括中草藥或植物發酵產品,因為中國的產品,離不開中國原料的創新。”安寧表示。

現場,知名科普達人、紅之&TUCO創始人王杰,也分享了紅之的成功秘訣。

知名科普達人、紅之&TUCO創始人王杰

王杰認為,一個真正的科學品牌,它一定不是曇花一現、華而不實的,而是能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持續得到消費者認可的品牌。科學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產品力。即在建立競爭壁壘的基礎上,找到產品爆點,提供面向不同客戶群體的“行業最優解”。

具體到紅之品牌的產品力,則是一個“五維模型”——機理明確、功效可證、成分有效、感官愉悅和高效吸收。遵循這一理念,王杰將紅之所主打的清潔賽道,不斷細分。他認為,要想把一條窄的賽道做寬,一定要不斷細分,細分膚質、場景、價格、劑型、消費者的人生不同階段、使用功能……

紅之也因此打爆了多個單品,如紅之氨基酸親凈潔面乳(又稱“小親凈”)、紅之橄欖酵萃卸妝油(又稱“小蠻腰”)、紅之多效凈澈卸妝油(又稱“不糾結”)等。

“以產品力為核心,品牌做心智,全域渠道觸達消費終端,才能打造長久科學的品牌。”王杰認為。

在生物發酵領域,華熙生物旗下的Bio-MESO肌活,是近年來快速崛起的國貨代表。今年雙11,Bio-MESO肌活大單品“糙米水”售出89萬瓶。上市3年,一款單品賣出了1000萬瓶。大會現場,Bio-MESO肌活總經理溫喜明以《發酵品牌的大單品突圍策略》,分享了品牌的制勝之道。

Bio-MESO肌活總經理溫喜明

溫喜明認為,之所以能在發酵這條賽道獲得成功,原因有三點:嚴守產品力,搶先布局油皮賽道;提供感知價值,品牌與消費者成為“朋友”;堅定不移地執行戰略體系,保證動作不變形。

在觸達年輕人這件事上,Bio-MESO肌活也玩得風生水起。如借助五四青年節點營銷,打造“積活青年”IP,發起“爽青年生活圖鑒”,展現年輕人積極、昂揚的生活群像;通過沉浸式劇場營銷“誰是油皮元兇”,抽絲剝繭呈現糙米面霜的多維修護“肌”密等。

溫喜明透露,未來,Bio-MESO肌活將不斷聯合多方力量,持續展開年輕油皮研究。比如借助華熙生物的產業科研勢力,與華熙生物研發團隊結成品牌研發協同小組;聯合外部高校,雙向構建“消費者對話體系”與“科學護膚”研究陣容;傾聽和吸收專業的聲音,幫助品牌積累了大量的專業皮膚學知識、護膚方法和產品配方等。

一場關于中草藥護膚的科學之辯

在當天的科學圓桌論壇上,世界中聯中藥養顏產業分會秘書長石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國際化妝品學院執行院長張婉萍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馮年平教授、相宜本草副總裁呂智博士及伸美集團創新產品VP陳征,就“中國特色植物如何賦能品牌DNA”展開了深度對話。

馮年平指出,中醫藥的傳承創新與發展,已經成為“健康中國”戰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個是中醫藥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高光時刻,所以有很多的發展機遇,但同時挑戰也非常明顯。

比如,如何繼承中醫藥的精華,如何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詮釋中醫藥養顏護膚的理論?如何通過現代科學技術,進一步深入研究中醫藥的作用機制和功效的科學內涵?如何通過配方和制劑技術,讓功效得到最大化的發揮?諸如此類,都是行業極具挑戰性的課題。

張婉萍說道:“原料是源頭,配方是核心,這是我任何時候都想堅持的一個觀點。”她指出,在現實中,化妝品產業不乏理論上功效非常突出的原料,但又往往難以找到滿足消費者訴求的功效型化妝品。

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從配方的角度而言,不同來源的成分,它們的化學結構不同,作用機制不同,同時會延伸至相溶性和穩定性方面的問題。這需要通過配方,將不同的原料復配到一起,最終形成有效協同。在逐步建立功效評價標尺的基礎上,從業者要充分發揮以化妝品原料為源頭、以配方核心的理念,來實現各原料的協同作用,開發出滿足消費者預期的功效型化妝品。

呂智還指出,中草藥科技成分的研究,是一個復雜的工作。要想實現真正的創新,一是要廣撒網,從前人的經驗中獲取靈感;二是要有迭代思維,不要試圖一蹴而就。

“有時候醫院使用的一些組方,在臨床上用了很長時間,具備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們只需要進行一些毒理分析、臨床安全和臨床功效,就可以運用起來,然后再去尋找里面的活性成分是什么、如何提升,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迭代,實現螺旋式上升。”呂智說道。

陳征則表示,中草藥科技成分,還有很多寶藏等待挖掘,一些新的原料和活性物能將產品功效發揮得更好,這也是新銳品牌未來能夠實現差異化競爭的機會點。另一方面,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可以讓中草藥成分和中藥的原材料發揮更大作用,這對新銳品牌來說,是未來可以發力的極大機會。

當天的另一場圓桌,以“中國成分的科學傳播”為題,蟬媽媽杭州分公司總經理陳智琴、抖音知名成分達人@蘇辣辣是成分控、抖音知名成分達人/帶貨達人清華護膚學長王植以及小紅書知名帶貨達人@T姐嘗護膚,各自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陳智琴說道,根據嬋媽媽的數據,2023年,抖音美容護膚賽道的GMV大約為1500億元,其中,57%的GMV由達人帶貨產生。這個數據,可以看出達人傳播對品牌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用戶心智種草媒介。

小紅書知名成分達人/帶貨達人@T姐嘗護膚表示,自己親身體驗過每一件產品,這個于粉絲而言是最重要的。比如恰好在過敏的時候,曬出用完產品前后的對比,是最容易被粉絲接受的。

@T姐嘗護膚以三型膠原蛋白為例,她首先會向粉絲拋出成分的背書,并告訴粉絲,創面愈合過程中,會提供細胞最適宜的生長環境,過敏表面會有無數個不可見的小傷口,所以,促進傷口愈合,對敏感肌的修復過程至關重要。嬰幼兒時期,傷口能很快愈合,是因為此時的膠原蛋白含量最高,而到了一定年紀后膠原蛋白會流失且不會自我合成。用這種方式,粉絲很快就能明白三型膠原蛋白對皮膚的重要性。

抖音知名成分達人@蘇辣辣是成分控表示,自己在選擇合作品牌上,會將安全性作為著重考慮的點,在跟品牌溝通的時候,會要求得到一個完整的關于毒理的報告。對于中草藥相關成分的選品,則會重點看功效型,除了產品功效報告,還會與品牌溝通成分具體起效的機理。“達人是連接消費者和品牌方的中間紐帶,如果挖掘到某個品牌有價值的傳播點,但這個點比較晦澀難懂,我會用比較生活化的語言,讓粉絲能聽懂。”@蘇辣辣是成分控表示。

比如菊科植物成分與舒緩功效相關,做產品講解時分析靶點方向,消費者可能不太明白,但如果類比為“上火了喝菊花茶”,就很容易讓粉絲接受。

抖音知名成分達人/帶貨達人@清華護膚學長王植直言,跟品牌相比,博主可能深度不夠,但涉獵更廣,由此可以通過多家對比,篩選出最合適的合作品牌。此外,通過溯源,去看品牌的工廠、實驗室,可以挖掘到更真實的信息。至于如何把好產品傳遞給消費者,則遵循‘越簡單,越清楚,越有趣,越好’的原則。“我很關注中草藥等中國成分的研發,希望中國成分可以像玻色因一樣,不僅在國內可以做得很好,也能走向世界。”王植說道。

對國貨而言,今天,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對中草藥科技成分而言,今天,亦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中草藥這個已有數千年文化沉淀的“瑰寶”,必將成為國貨騰飛的翅膀。而這次大會的召開,正是國貨發起總攻的前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