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一詞在中國并不陌生,過節就意味著人與人之間會產生鏈接,每一個節日背后都有著“獨特的文化”意義存在,青梅節也不例外。早在東漢時期,古人就已發現青梅中含有多種天然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將其視為健康使者,而在民間也開始有了 “芒種吃梅”的習俗。古人在芒種開展煮青梅的活動,以祛疾解暑、祭祀先祖、祈求親人安康。歷經千年時光流轉,梅花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追捧與敬仰,青梅也被廣泛應用于醫藥、飲料、食品、酒類等多個食藥領域,積淀成為獨特的中國青梅文化。
如今,伴隨著國潮文化的崛起,“與國同潮”的趨勢也蔓延至各大品牌身上。其中,國貨青梅領導品牌溜溜梅通過連續七年打造“66中國青梅節”,帶領更多年輕人深入了解傳統青梅文化背后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價值。
今年,溜溜梅“66中國青梅節”會依舊延續對中國青梅文化的深耕,同時還聯動了中國國家地理共創青梅節氣大片《青梅時節物語》,以青梅為媒,不斷創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共同弘揚優秀的青梅文化,并帶動青梅文化的火熱出圈。
01聯動中國國家地理,弘揚千年青梅文化
根據河南省新鄭市裴李崗遺址挖掘的炭化梅核考證,早在七千年前中國遠古先輩就已經以采摘梅子充饑。
沿著歷史的軌跡細細尋來,“青梅煮酒、青梅竹馬、望梅止渴…”等等和青梅有關的一系列典故令人耳熟能詳。不僅如此,中國人食用青梅的歷史也同樣久遠,方式繁多。青梅的“酸”可以用來調味,也可以用來入藥做菜,或制成炎炎盛夏消暑可口的“酸梅湯”……,一顆小小的青梅,可謂飽含了流傳千年的歷史味道,是中國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此次,透過溜溜梅和中國國家地理共創的青梅節氣大片《青梅時節物語》,也讓人們對青梅文化的了解更進一步。圍繞“立春、春分、清明、芒種”四大節氣的交替更迭,不同節氣下的青梅有著不同生長變化和食用價值與口感,從千里冰封的冬季迎來梅花盛開,到春分時節青梅初上枝頭,清明時節梅果初熟,再到六月六日最適合吃青梅的芒種,溜溜梅與中國國家地理一起用磅礴大氣的影像畫面,以兼具地理視角、自然美學的高品質內容,將四大節氣下中國青梅的一生呈現在公眾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創刊的中國國家地理,眼下已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傳媒之一,以堅持“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為宗旨,用影像和文字鏈接了關于自然科學、人文藝術之美。溜溜梅通過與中國國家地理的驚喜聯動,讓千年青梅文化與自然變化景象碰撞融合,不僅成功借助中國國家地理廣泛的品牌影響力和對溜溜梅品牌的價值認可,讓青梅文化被更多人看見,進入到更多年輕消費者的視野中,展現出溜溜梅將青梅文化根植于中國這片壯闊土地上的文化高度,同時也呼吁大眾去關注、去守護、去傳承”66中國青梅節"和千年食“梅”文化,讓它在華夏這片沃土中再次繁榮復興。
02創新青梅時節物語禮盒,引領國潮風尚
“樹立文化自信,弘揚傳統風采”。隨著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受關注,各種和國潮有關的產品與元素,成為眾多年輕消費者的潮流新選擇,生動彰顯出了中國文化自信的復蘇覺醒。
為更好地弘揚青梅文化,也讓更多年輕用戶體驗到不同節氣時期的青梅風味與口感,溜溜梅專門推出了青梅節氣大片同名創意禮盒——《青梅時節物語》,在傳承傳統文化精粹的同時,對傳統文化加以創新改造,分別從文化、產品、營銷三大維度,讓中國青梅文化跨越千年的時光,以全新的展現方式重新綻放光芒,煥發出別樣光彩。
在禮盒的外觀造型上,以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書籍造型為依托,醒目的中國國家地理標志性的“紅框”躍然禮盒之上,結合青翠欲滴的青梅元素,在富含強烈情緒對比的紅綠搭配中,讓大眾透過中國國家地理的“窗口風光”感受“青梅文化”的婉約韻味,既從傳統文化中汲取設計靈感,卻又非照搬照套,充分詮釋了“始于文化,終于傳統”的國潮風尚。
遵循“一時一景 一節一味”,《青梅時節物語》禮盒內部共有六味溜溜梅熱銷產品:雪梅、天然青梅+葡萄 梅凍、天然青梅梅凍、脆青梅及兩種口味日式梅餅。
03 持續聯合品牌代言人,為品牌注入年輕活力
在溜溜梅“66中國青梅節”蓄勢待發之際,6月2日品牌全球代言人肖戰在品牌官方微博送出祝福視頻,發聲呼吁全民“一起感受時節物語,共享梅好時刻”。
此外6月6日當天品牌全球代言人楊冪也在微博送出祝福,通過兩大頂流明星代言人連續性的發聲助力,在引發不同圈層消費者對66中國青梅節的熱議和關注同時,溜溜梅也借此向年輕消費者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青梅文化普及。
這一舉措整體直觀地反映了溜溜梅品牌的年輕化屬性,以“明星+文化”的形式提升禮盒價值觸點,高效鏈接年輕消費者,更體現溜溜梅品牌對年輕圈層的應援文化和粉絲效應的精準把握。借助明星、達人自帶的強大流量優勢,帶動66中國青梅節活動聲量迅速擴散,也讓富有魅力的青梅文化以新形式推向消費市場,真正從消費場景、內容傳播等方面持續提升溜溜梅品牌和產品的影響力。
04引領品類創新,進軍主流市場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自2010年起,我國休閑零食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休閑食品行業2022年增速或達7.2%,市場規模或達12391億元,新消費時代下的零食“江湖”早已突破萬億大關,實際上也是“同質化、價格戰、新秀層出不窮”競爭異常激烈的“內卷紅海”。然而,逆流之中,主打細分品類青梅零食的溜溜梅,又是如何穿越紅海將青梅食品帶入主流消費市場,奠定其在行業領軍者地位的呢?究其根本,還是離不開其對青梅產品健康價值的深耕和創新,還有對青梅文化的深入理解與運用。
產品方面,除了切中青梅食品具有天然有機酸的先天性優勢之外,溜溜梅更稱得上是中國青梅食品的創新代表典范。專注青梅零食20年來,善于跳出常規青梅零食的口感和形態,積極探索品類創新,考慮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的食用需求和消費場景,突破性研發出梅凍、梅餅等產品,并多元化推出綠茶味青梅、鳳梨味青梅、蜂蜜味青梅等各種口味,精準化地吃透了消費者的細分需求。
產品之外,將“青梅文化”帶進主流消費視野,則是溜溜梅品牌背后所呈現的戰略高度。溜溜梅創始人楊帆曾經表示:“將青梅文化傳承和發揚,已經不只是一門生意,更是一種使命擔當”。
從提出“中國青梅溜溜梅”的全新品牌主張、連續七年打造66中國青梅節、聯動中國國家地理共創青梅文化大片等傳播方式來看,溜溜梅不斷增加青梅文化的附加值,將深藏在中華傳統文化里的青梅玩成了行業細分賽道的贏家,與時俱進貼近年輕用戶食梅訴求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忱,最終實現了品牌產業升級和在國貨青梅市場業績增長。
青梅暗香,記憶微酸。傳承千年青梅文化的溜溜梅,正在通過不同傳播方式與當代年輕消費者對話,積極向外界去擴大中國3000年青梅文化的影響力、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踐行溜溜梅作為行業領導品牌的責任與擔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