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共富結對(富陽—桐廬)兒童手牽手,共話新自我新未來”夏令營活動在富陽區洞橋鎮三溪村少年軍國防教育訓練營地圓滿閉幕。四天活動中,56位來自兩地的孩子鍛煉了意志,也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這是富陽區民政局落實市民政系統民生共富結對共建第三團隊“拱桐富裕 濱肩前行”五社聯動共同成長計劃,打造新時代民生共富杭州樣板的一次創新探索。
據了解,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推進共同富裕建設、共建共享優質公共服務的工作要求,打造新時代民生共富示范樣板,在杭州市民政局的統一部署下,今年3月,拱墅區、濱江區、富陽區與桐廬縣組建民生共富結對共建團隊,聚焦“一老一小一困”領域,提出“拱桐富裕 濱肩前行”五社聯動共同成長計劃。
“成長計劃”主要圍繞服務空間品質提升、人才隊伍能力提升、社會組織品牌計劃、社會力量賦能成長、慈善項目落地生根等五個方面,用3年的時間,聚焦五社聯動主題,從籌措一批資金、落地一批項目、開展一批活動入手,全面明確結對的項目內容、服務形式及預計成效,為有序推進民生共富結對共建工作,形成標識度高、可復制推廣的共建成果夯實基礎。
三城區結合自身優勢,按照“成長計劃”有力推進相關工作。拱墅區聯合杭州滴水公益、拱墅滴水公益、桐廬滴水公益共同參與,助力社會組織增能,通過開展希望小書房系列活動,為6—16周歲的困難青少年改善家庭學習環境和開展溫暖陪伴,截至目前已在桐廬落地希望小書房25套,價值75000元;截至目前,桐廬縣所有農村鎮街和村社都實現鄉村“復興少年宮”全覆蓋,累計開展活動2000余次,惠及青少年38000余人次。
7月起,桐廬縣推出兩條“鄉村復興少年宮·暑期研學免費游”線路,其他鄉村“復興少年宮”也結合自身實際,開設“葫蘆燙畫”“傳統武術”“詩意少年”等“一宮一品”共計49項課程,助力豐富桐廬鄉村少年兒童暑期生活。
去年在桐廬啟動了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與管理省級團體標準編制工作,起草完成了相關標準體系。此次儀式上,桐廬向全國各鄉村“復興少年宮”正式對外發布,希望探索具有桐廬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經驗,與各地共建共享鄉村“復興少年宮”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成果。
“截至目前,桐廬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和鄉村學校建成投入共計27家示范鄉村‘復興少年宮’。”桐廬縣文明辦負責人表示,今后桐廬將繼續以鄉村“復興少年宮”試點建設為契機,讓這些家門口“少年宮”,帶動素質教育扎根鄉村,照亮鄉村精神共富之路。(記者 駱炳浩 通訊員 張海煦 方菊芬)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